《中國思想史》作者 韋政通辭世

中國時報【簡立欣、李欣恬╱台北報導】 又一大師凋零!著名思想史學者韋政通5日凌晨3點半過世,享耆壽92歲。他的學生陳復在臉書上發布訃告,哀慟之餘也表示台灣現在學術、文化面臨風暴,社會、高教危機重重,希望大家都能繼承先輩學人的積累,繼往開來。 韋政通1927年出生江蘇鎮江,1949年渡台,1954年起受到重要華人哲學家勞思光影響,以寫作維生,自學有成,早年鑽研新儒家思想,是牟宗三早期3個重要學生之一,後來走向自由主義,和楊國樞、胡佛、何懷碩等人時常共議時事,是《中國論壇半月刊》編輯委員會召集人,又是澄社發起人之一。 韋政通著作等身,包括《先秦七大哲學家》、《毛澤東三部曲》等,但最為人所知的應是1980年他獨立完成的《中國思想史》。據他自己所言,從1977年至1979年,他每天工作12至16個小時,過了2年「自囚」式的生活,才完成這本近百萬字的大作;該書與勞思光的《新編中國哲學史》同為台灣學界常用的中國哲學史教材。晚年韋政通仍為傳遞國學、哲學知識奔走,往返兩岸開設講座。 1972年次的陳復是就讀新竹清華大學博士班時結識韋政通,陳復說,當時他為了博士資格考,透過水牛出版社認識韋教授,後來還寫了書談中國的書院歷史,「老師也很高興,希望我能復興書院精神,對我而言,韋教授不只是教師,更是思想上的父親。」 陳復說,韋政通追尋理想,不求學歷,而是不斷在各種探索、思考中真實實踐;他對青年也懷著深度關懷,希望培養學術種子。陳復說,他在大陸微信上發韋政通訃告,一下子就有萬人點閱,致上哀悼,相較之下台灣卻一片靜悄悄,彷彿已經遺忘前輩做的事情,讓他無限唏噓:「這很可惜、可悲,不是社會的健康狀態,不知道過去,我們又何以繼往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