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習思想」愛國主義教育法 特提台灣要加強對中國認同

中國官媒週一(6/26)披露,正針對加強愛國教育立法,以「習思想」為指導的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已於當天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要將「愛國、愛黨、愛社會」結合。法案還提出要加強港澳台「同胞」對中國的認同,「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

新華社報導,中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將愛國主義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突出學校和家庭對青少年和兒童的教育。草案也涵蓋各種促進愛國主義教育的相關規定,包括利用「紅色資源」、文化遺產、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文化場館,藉由國家表彰、國慶節、重大節慶日等活動,以及掛國旗、奏唱國歌、憲法宣誓等儀式。

香港《文匯報》報導,該法草案共5章38條,其中特別提及要採取措施開展歷史文化教育和國情教育,增強香港、澳門、台灣「同胞」對中國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草案還規定,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應當加強網路內容建設,製作、傳播體現愛國主義精神的網路資訊,開發、運用新平台新技術新產品,「生動開展網上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愛國主義教育的對象雖是全體公民,但草案特別強調要「突出學校和家庭對青少年和兒童的教育」,還分別針對公職人員、企業事業單位職工、村居民、代表性人士、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等不同群體的愛國主義教育,作出針對性規定。

草案還明確規定要由國家「引導和支持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增進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公民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25日在記者會表示,《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堅持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以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作爲著力點,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爲鮮明主題。

旅居美國的《北京之春》雜誌榮譽主編胡平向自由亞洲電台表示,中國當局對內、對外打愛國主義大旗已有很長時間,如今又要立法加強愛國教育,目的在於打擊和壓制中國各種不同的政治見解,也顯示中共強加的意識型態已徹底破產。

胡平也表示,中國政府立愛國主義教育法也是要當作洗腦工具,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控制。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