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警新規上路 美國務院:將大幅升級局勢

中國海警15日施行新規,允許拘留涉嫌侵入的外國人。美國國務院14日表示,中國國內法不適用於他國專屬經濟區或公海懸掛他國國旗的船舶,執行這些法律將會大幅升級局勢。

中國海警局制定發布「海警機構行政執法程序規定」。15日起施行的新規定將貫徹其2021年實施的海警法,允許對涉嫌侵入的外國人拘留。依據中國發布的海警三號令,中國海警權力擴大,包括可扣押涉嫌非法進入中國領海的外國船隻的權力,以及未經審判拘留涉嫌非法侵入者30至60天。

這項5月15日發布的新規,涵蓋海上行政執法的各個領域和環節,例如對非法進入中國「領海及其以內海域」的外國船舶,經市級海警局以上海警機構負責人批准可以扣留。海警機構也可以登臨、檢查在中國「管轄海域」內航行、停泊、作業的船舶和海上石油作業平台。而被檢查船舶應當按指令停船接受檢查,並提供必要便利,「拒不配合檢查的,海警機構可以強制檢查;現場逃跑的,海警機構有權採取必要措施進行攔截、緊追」。

不過,中國學者認為,中方並不會在爭議地區積極應用新措施,除非是菲律賓再次進行南海爭議島礁補給等挑釁舉動。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以背景說明方式電子郵件回覆中央社時指出,已注意到相關媒體報導,這在法律面上引起高度關切。發言人說,根據1982年海洋法公約,中國國內法不適用於他國專屬經濟區或公海懸掛他國國旗的船舶。執行這些法律不利區域和平安全。

這名發言人指出,一如國際仲裁庭2016年7月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裁決所體現,美國明確拒絕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南海提出全面且非法的主張。

「我們敦促北京以及所有聲索國,使其海事主張與1982年海洋法公約所體現的國際法相符」。

台灣海巡署也發布新聞稿指出,中國此舉不僅對區域和平與穩定構成嚴重威脅,也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譴責;未來依整體海域情勢發展機動應處,再次呼籲中國勿藉故合理化單方面破壞區域和平行為。

海巡署指出,持續與國防部共同嚴密監控周邊海域情勢及中國船艦動態,並依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及海岸巡防法所賦予的海域管轄權,採取「先期部署、預置兵力、彈性運用」原則,適切規畫海巡艦艇勤務,落實海域執法並強化護漁任務,堅決捍衛漁民作業安全及確保航運權益,捍衛國家主權。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華女接「銀行」來電 10分鐘後帳戶被鎖 5萬元沒了
接到這幾種電話 可能是詐騙
亞裔少女白天凱辛納公園遭性侵 市警:禽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