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駕船闖淡水河 管碧玲:有人為疏失已下令處分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今天(11日)到立法院接受施政總質詢,會前接受媒體採訪。(趙婉淳 攝)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今天(11日)到立法院接受施政總質詢,會前接受媒體採訪。(趙婉淳 攝)


中國籍阮姓男子駕船直衝淡水河,不慎撞上交通船,經業者報案後,海巡署到場逮人扣船。海委會主委管碧玲今天(11日)表示,雷達偵監系統沒有失靈,是人出了問題,守望哨在最後可以應處的半小時沒有應處,造成失誤,負責此事的幹部第一時間要求自行處分,她也下令予以處分,必須有所警惕。

60歲中國籍阮姓男子疑似因為在通信軟體發表言論問題,9日駕船直衝淡水河,不慎撞上一艘交通船,經業者報案後,海巡署到場逮人扣船,阮姓男子應訊時自稱要投奔自由。

這起中國男子偷渡案引起海防漏洞的疑慮,海委會主委管碧玲11日到立法院施政總質詢前受訪表示,這艘小艇約9公尺長,當它抵達淡水外海6海浬,海巡的雷達就發現它,可見雷達偵測系統沒有失靈。她坦言,雖然系統沒有失靈,但是人出了問題,雷達的雷操手把它誤判為一艘要返港的我國作業漁船,因為一般偷渡來台者,多半是衝岸際,不會往港裡面走,這艘小艇被鎖定的時候,一直往港的方向航行。

管碧玲說,直到該小艇抵達3海浬,守望哨說海上有30艘船無法辨識,到0.5海浬,則因距離遙遠且速度很快仍然無法辨識,可是到八里守望哨時,有辨識出該艘小艇非我方的漁船,這是岸際守望哨失職之處。管碧玲:『(原音)也就是當八里守望哨通報說,這艘船的船名特殊,可能不是我們的漁船的時候,這個守望哨的哨兵,他沒有通報岸際趕快去抓,這中間有30分鐘之久的失誤。』

管碧玲指出,負責此事的幹部,在第一時間向她要求自行處分,她也下令予以處分,必須有所警惕。

管碧玲表示,此事也呈現出,偵監系統面對中國利用小艇衝我方的岸際,進而測試我方海防,我方防守能力部分確實要面對,目前有中長期計畫,從去年到今年,總共有18個案例,其中一半以上有抓到,可是也有將近一半的案例,必須結合漁船和人民報案才能破案,這次的案例就屬於「完全失守」的案例。

至於未來如何加強防範,管碧玲說,雷達只有光點沒有影像,如果有熱顯像儀、漁船增設自動識別系統(AIS)等科技輔勤,以及海空一體,就能減少誤判。

被問到是否有可能另有母船接應,管碧玲表示,根據該小艇用油等目前偵查的情況,比較傾向直航,但是仍然不排除有其他的可能。至於阮姓男子是否來投誠,管碧玲說,經常會碰到要投奔自由等說辭,「我們不會相信」,會朝各方面偵查,目前了解這名阮姓男子曾擔任海軍且當過艇長。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中國男子闖淡水河喊投誠 卓揆:立即啟動調查與防護
駕船闖淡水河中國男疑有解放軍背景?邱垂正:等待司法調查
中籍快艇闖淡水河 專家:恐測防務漏洞成新型態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