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後加強控制中亞 與俄競合受關注

中國國旗(Alejandro Luengo@Unsplash)
中國國旗(Alejandro Luengo@Unsplash)


在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爆發後,隨之而來的危機引發全球地緣政治競合,中亞地區也不例外。疫情之初,外界無不認為這對中國在中亞的野心形成重大挑戰;然而,專家指出,疫情危機同時也為中國創造了機會。中國如何在疫後加強對中亞地區的控制,以及中國要如何和歷史上掌控中亞地區的盟友俄國,維持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將左右中亞地區未來的發展。 #請聽以下報導#

疫後需求納入一帶一路 中國加強對中亞控制

中亞的COVID-19疫情約在3月中首度爆發,為了遏止疫情,哈薩克和吉爾吉斯從4月開始實施了1至2個月的緊急狀態。中亞各國為應對疫情的反覆,一度放寬的限制措施再次收緊,哈薩克便因疫情升溫重返緊急狀態,對人員、貨物流動和投資建設進度都造成擾亂。而早在疫情初期,就有許多專家認為,這可能阻礙中國一帶一路計畫在中亞的推展。

不過,在中國後來成功控制境內大部分疫情,將自己打造成抗疫成功榜樣後,便高調「馳援」仍在疫情中水深火熱的國家,當然也包括其一帶一路的重點地區中亞。中國在哈薩克首波疫情時就曾派出醫療團隊前往支援,在7月疫情再起時也捐贈大批醫療物資給哈薩克,積極回防,以穩固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

而中亞各國受到疫情重創的經濟,也讓中國嗅到進一步加深影響力的機會。專家指出,中國已在修正原本對中亞的一帶一路(BRI)策略,使其更符合各國應對疫情危機的需求。

「全球地緣政治分析中心」(Global Geopolitical Analysis)主任科尼留森(Arne Elias Corneliussen)在一場針對COVID-19疫情對中亞與中國一帶一路計畫影響的線上研討會上表示,「中國可能調整其一帶一路策略,以符合後疫情時期重建經濟的需求,尤其是在受到疫情重創的製造、能源和醫療等產業上。」

中亞各國撒幣救經濟 恐加深對中借貸依賴

同時,中亞各國為舒緩疫情造成的危機而大撒銀幣,也可能加深對中國借貸的依賴,一不小心恐引發主權債務危機。

哈薩克祭出了100億美元對個人與企業紓困,烏茲別克的疫情危機應對計畫也高達13億美元,對企業在疫情危機期間的各項優惠與紓困方案更高達20億美元。在此情況下,中亞各國為了支付部分應對疫情計畫的開銷,自然會考量,與國際市場上對其借貸友善的國家加深合作。而該地區過去的借貸比例已很大程度集中在中國。

根據2018年美國智庫全球發展中心(CGD)發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債務情況研究報告,吉爾吉斯和塔吉克兩國對中國借貸的比例,在2017年已分別佔各自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0%和16%,高於中國前50個貸款國的平均15%,這個情形在後疫情時代更可能進一步惡化,加深他們對中國信貸體系的依賴。

同時,疫情危機也讓中國企業更有機會併購中亞境內營運不良的中小企業,這個情形已經讓印度升高警覺,並祭出法案限制疫情期間的併購與投資,雖然該法並沒有直接點名禁止名單,但被認為是箭指中國。不過,在中亞當局主要親中的立場下,預期中國不會在該地區受到如同在印度的阻礙。

中國提高在中亞安全角色  恐危及與俄平衡關係

中國對中亞地區的掌控,不只顯現在經濟上,同時也展現在該地區的安全策略上。「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分析指出,若中國在該地區的安全影響力也持續擴大,可能危及與其盟友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和平共處,即便長遠來看,中俄兩國在國際舞台上仍會是堅實盟友。

對於中俄來說,維持中亞的安全仍是兩國的優先任務,而這需要中俄這兩大區域強權的合作,在平衡的關係之下,才得以保證中國近年來對中亞地區取得的經濟主導。

從經濟影響力來看,北京已經取代莫斯科成為中亞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在1990年代,俄國佔該地區貿易總額八成,達1,100億美元,到今日只剩186億美元,是中國與該地區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二。

然而,俄國仍是中亞地區安全的「保證人」,根據美國俄羅斯研究智庫「凱南研究中心」(Kennan Institute)今年5月份公布的報告,在過去5年,俄國軍售佔該地區國防軍武市場的62%,並仍在中亞境內保有多處軍事基地。

不過,中國除了經濟影響力之外,對中亞地區的軍事市場也展現強大興趣與野心。根據該報告,從2010至2014年,中國對中亞提供的軍售從1.5%大幅增加到18%,更於2016年在塔吉克高山地區建立首個區域內的軍事設施。該份報告也警告,儘管俄國在該地區仍占有軍事安全上的優勢,但中俄之間的實力差距正加速縮小,若這個趨勢持續下去,在未來十年,俄國對該地的軍事優勢可能不復以往。

即便中俄兩國未來整體策略上仍是盟友,但在中亞可能面臨更加微妙的競爭與平衡關係,對維持未來的兩國同盟關係,可能要花上更大力氣克服彼此的摩擦。 #以上專題是由央廣編譯張雅涵撰稿、播報,謝謝收聽#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