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快速崛起,美國如何保持領先?《經濟學人》:少做這件事

中國共產黨及美國的國安鷹派有一件事持一致立場:創新是地緣政治、經濟、軍事優勢的秘訣。中國的科學及創新正在快速進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希望科學技術能協助中國超越美國,美國政界人士試圖結合出口管制及制裁以阻止中國獲得技術優勢。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指出,美國的戰略不可能奏效,如果美國想保持領先地位,就應該少關注壓制中國。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認為,數世紀以來,西方一直對中國技術嗤之以鼻。過去數十年來,隨著中國加入世界經濟,中國快速追趕​​,並濫用西方智慧財產權,這意味著中國主要是模仿及偷竊技術,而不是創新。此外,中國的科學遭到貶低,其中一個原因是鼓勵研究人員大量產出低品質的科學論文。

科學強國

然而,《經濟學人》指出是時候放棄這些舊觀念,現在中國是領先的科學強國,中國科學家著手進行一些世界上最出色的研究,尤其是在化學、物理、材料科學領域。比起美國及歐盟的科學家,中國科學家在著名期刊發表的論文數量更多,受到經常引用的論文數量也更多。中國清華大學及浙江大學展開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一樣多的先進研究。

<cite>中國山西省芮城縣的太陽能板。(美聯社)</cite>
中國山西省芮城縣的太陽能板。(美聯社)

此外,中國實驗室擁有一些最先進的儀器,包括超級電腦、超高能量探測器、低溫電子顯微鏡。雖然這些儀器還無法媲美歐美,但也讓人印象深刻。中國擁有豐富的人才,許多在西方學習或工作的研究人員已經回中國,中國也在本土培養科學家,在中國獲得第一個學位的全球頂級人工智慧研究人員數超過在美國獲得學位人數的2倍。

《經濟學人》指出,中國的商業創新也推翻舊有的假設,出口的電池及電動車不僅價格便宜,而且先進。2020年,大多數美國公司被禁止與中國科技巨擘華為打交道後,華為地位下降;如今,華為重新崛起,擺脫對許多外國供應商的依賴。儘管華為的收入只有美國蘋果公司(Apple)或微軟(Microsoft)的3分之1,但它的研發支出幾乎與這2家公司一樣多。

<cite>2023年9月25日,華為在中國北京舉行新品發布會。(美聯社)</cite>
2023年9月25日,華為在中國北京舉行新品發布會。(美聯社)

中國還不是這個世界占主導地位的科技強國,華為獲得先進晶片的機會仍然有限,自給自足很昂貴。中國許多國營企業僵化,大部分的研究支出皆由國家的高壓政策引導,一些平庸的大學仍然產出平庸的研究。換句話說,中國的創新效率低。然而,為了取得一系列世界級成果,習近平願意容忍這種低效率。

美國的難題與建議做法

《經濟學人》認為,這一切都讓美國陷入兩難。更多優秀科學帶來新知識,透過解決世界問題、改善生活、加深理解可造福全人類。中國農學家的研究讓世界各地的農民都能更豐收,中國製造的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板在戈壁沙漠及非洲加彭(Gabon)都可以正常運作。更有創新能力的中國或許也能在軍事用途領域蓬勃發展,例如量子運算或高超音速武器。此外,中國也致力於將技術實力轉化為經濟影響力及外交影響力。

目前為止,美國一直專注於這些威脅,試圖透過制裁來阻止中國,並限制數據、人才、想法的流動。美國鷹派人士表示,中國本身出了名的神祕,未能分享關於新冠病毒的早期研究結果,而如果中國科學因為這些策略而蓬勃發展,那麼也許美國應該採取更強硬的路線及更多的限制。

<cite>2024年2月26日,西班牙巴塞隆納2024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的華為攤位。(美聯社)</cite>
2024年2月26日,西班牙巴塞隆納2024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的華為攤位。(美聯社)

《經濟學人》認為,這高估了美國限制整個中國科學的能力,華為在面臨外國制裁的情況下也蓬勃發展。此外,這個做法也低估美國自身科學的成本,包括支撐其安全的技術。美國不應該效法中國的策略,而是應該透過增強成功的特質來加強自身的創新優勢。

美國的其中一個優點是開放,長期以來,美國一直吸引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才。《經濟學人》認為,美國應該繼續吸引他們,甚至是來自中國的人才。顯然,一些研究工作需要保密,但禁止僱用中國研究人員的假設將讓美國失去寶貴的人才。此外,美國也必須對思想抱持開放態度,中國論文被引用的次數增加,但很少西方科學家注意到中國的論文。由於美國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對國家安全的擔憂,中國前領導人鄧小平及美國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在1979年達成的《中美科技合作協定》(U.S.-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eement)在今年3月勉強延長了6個月,而即使在冷戰最激烈的時期,美國科學家與蘇聯科學家也會互相合作。

<cite>美國加州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該實驗室專門進行核融合研究。(AP)</cite>
美國加州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該實驗室專門進行核融合研究。(AP)

美國的另一個優勢是充滿活力的經濟,最優秀的大學、政府機構、公司都在不斷創新。然而,美國科學家的太多時間都花在了官僚主義,《經濟學人》認為尋找更快的方式來分配補助金可能有所助益。最後,美國不應該削弱其市場機制,刺激尋找及發展最佳點子的不是白宮法令,而是競爭驅動的市場。

獨裁的中國正在接近技術前沿,這個事實讓人震驚。然而,美國不應該努力變得更像中國,而是應該利用自身的獨特優勢,其結果將是更多的科學發現及技術獨創性,並最終讓美國變得更安全。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