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稱「每週工作1小時」算就業 引網熱議

▲中國青年就業問題難解,青年(16至24歲)失業率升至20.8%,連續2個月創下2018年有統計以來新高。(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國青年就業問題難解,青年(16至24歲)失業率升至20.8%,連續2個月創下2018年有統計以來新高。(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中國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青年(16至24歲)失業率升至20.8%,連續2個月創下2018年有統計以來新高,同時也透露統計失業的方法,只要每週工作一小時及以上就不算失業,消息傳出後,隨即引發中國網友討論。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表示,5月份中國16至24歲青年人約有9600多萬人,當中很多是在校學生未真正進入到勞動力市場,當中大多是在校生、尚未真正進入勞動力市場;然而,在已進入勞動力市場的3300多萬人裡,有600多萬人還沒有找到工作。

付凌暉同時透露中國失業率的統計方式,表示將16歲及以上的人口分成就業、失業和非勞動力三種類別。但在談到「就業」的定義時,付凌暉指出,按照國際勞工組織的標準,就業人口是指在調查參考期內,通常為一周,「為了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而工作一小時及以上和因休假、臨時停工等暫時離崗的人,這些人都屬於就業」。

微訊號「財經十一人」刊登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研究員王明遠的文章,其中指出,中國把「就業」的標準定得太低了,相形之下,美國為15個小時,法國為20個小時。

根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多年來關注中國勞工權益問題的人權活動人士向莉表示,在看中國官方的統計數據時,人們需要注意「中國的統計數據一直是中共做宣傳的工具,有兩套系統。第一套是對內部的,相對真實,像反右、文革死了多少人。但他們對外有另外一套統計數據,是給老百姓看的面子工程,讓大家覺得中國的數據還可以。」

付凌暉公布標準後,隨即成為輿論熱議話題。微博熱搜話題「一週工作1小時及以上屬於就業」已經超過5600萬閱讀次數。有網友諷刺,「拯救失業率還得靠統計部門」、「這樣算,那之後是不是就沒有失業者了」,還有網友大酸「一周工作一小時,這個辦法好,失業率一下就降下來啦」。

由於付凌暉公布數據時提到,有600萬人目前還在尋找工作,讓不少網友表示,「這600萬青年人一星期連一小時都沒工作過?純躺平?」、「我好奇的是,按這個標準,居然還有失業…太不可思議了」。

一名有超過十年打工經歷的尚先生表示,這種將每週工作一小時就算成沒有失業的統計方法,與普通打工者們心中對「失業」的定義完全不同,違反了打工者們的嘗試,也脫離老百姓生活。尚先生直言,如果一個人每周只工作一個小時,肯定要算失業啊,「一星期工作一個小時夠幹嘛?我感覺有點扯淡。」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中國青年失業率20.8%再創新高!數百萬人找無頭路
失業率又新高!河南百日行動促畢業生就業 要「動態清零」無職者
不僅忙求職!中國失業率居高不下 青年擠寺廟「求神」保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