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放緩 「雙十一」榮景不再

2024 年 11 月 8 日星期五,商家在位於中國東部浙江省義烏市的義烏批發市場內的商店拍攝珠寶產品以供電子商務銷售。

星期一(11月11日),中國商家和消費者都發現「雙十一」購物節不再像往年那樣熱鬧,電商公司也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以尋求成長機會。

「雙十一」(光棍節)這個一年一度的大促銷日因其日期11月11日的數字形式而得名。它最初由電商平台阿里巴巴發起,提供吸引人的折扣激勵消費者大筆消費。這項盛會隨後擴展至中國國內外的其他平台,如京東和拼多多。

「雙十一」最初只是一天的活動,但中國的購物平台現在會提前幾週開始促銷,以提升銷售額。該節日也被視為測量消費者信心的晴雨表。

由於中國國內經濟受到房地產危機和通貨緊縮壓力的拖累,消費者不再在購物節期間大筆購物。

「我只花了幾百元買了一些日常用品,」在北京經營健身中心的王海華(音譯)說。

王海華表示,「雙十一」期間電商平台上的價格不一定比平常便宜。

「都是套路,這些年我們已經看穿了,」她說。

在西安經營理髮店、34歲的張傑偉(音譯)也表示,他不再信任雙十一的促銷,因為一些商家傾向於先提高原價,再打折,給消費者撿了便宜的錯覺。

「兩三年前我還會買很多東西,甚至買過一部手機,」他說。 「疫情後收入減少,我就不再買了。今年什麼都不打算買,」

一些專家表示,北京近期的刺激措施對提振消費者信心作用不大。

「人們對消費缺乏興趣,正在縮減在高價位商品上的支出,」總部位於上海的中國市場研究集團(CMR)創始人兼總經理雷小山(Shaun Rein)說。 「自2022年10月以來,經濟疲軟導致全年都有折扣,雙十一的折扣不會更多。”

雷小山表示,由於消費者為了因應未來的經濟困難而收緊支出,預計「雙十一」購物節的銷售額成長將較低。

不過,運動服和健身等品類表現良好,因為消費者會“以Lululemon運動裝替代古馳包”,他說。

以往會在「雙十一」期間公佈交易總額的電商巨頭京東和營運淘寶和天貓等電商平台的阿里巴巴已經不再公佈總數字。儘管過去的年增長率是兩位數,但最近的成長估計已經下降到個位數。

根據大數據服務商星圖(Syntun)估算,去年主要電商平台的總商品交易額僅成長2%,達到1,564億美元,與疫情前的兩位數成長相去甚遠。

通常參與「雙十一」購物節的商家表示,由於廣告費用高且銷售量不理想,參與的成本不再值得。

在浙江省經營服裝廠的趙皋(音譯)表示,在支付電商平台廣告費用後,只能勉強維持收支平衡。

「這些平台對促銷活動設有許多規則,而消費者變得更加懷疑,」他說。 “作為商家,我不再參與雙十一促銷活動。”

另一位在內蒙古經營加工羊肉食品公司的商人杜寶年(音譯)表示,因為消費者降低消費水準和減少支出,過去一年整體銷售額下降了15%。

杜寶年表示,儘管他仍參加「雙十一」促銷活動,但因為銷售低迷,投入較高的成本通常不會產生回報。

「我們的收入正在減少,但在平台上做廣告有助於維持領先的銷售地位,」他說。他接著說,正考慮在更多電商平台上投放廣告,以吸引更多消費者。

同時,面對中國國內市場的放緩,電商平台也轉向海外市場尋求新的成長機會,包括提供全球包郵等促銷,並讓商家便捷地進行全球銷售。

例如,阿里巴巴在其英文企業新聞網站Alizila上發布的一篇部落格文章說,約7萬家商家因全球包郵而實現銷售額翻倍。在新加坡和香港等市場,阿里巴巴的新客戶數量也增加了一倍。

(本文依據了美聯社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