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衰退 「一帶一路」倡議面臨更大挑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本月6日向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致賀信。習近平強調,科技合作是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深入與「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計畫,激發合作潛能強化創新夥伴關係,促進創新成果更多惠及各國人民。但是,對於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而言,多數國家需要發展民生經濟或支援基礎工業發展的基礎建設仍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中國希望發展小而美的基礎建設以及科技創新計畫的想法是符合一帶一路計畫參與國的經濟發展需求,還是可能創造這些參與國新的債務危機,不無疑問。
「一帶一路」是習近平在2013年提出的國際合作模式。「一帶」是由陸路向西經中亞、俄羅斯、中東歐、西亞延伸至歐洲;「一路」則是由海上向西開放,經東南亞、南亞至印度洋,延伸至歐洲,以重要港口為樞紐,建設運輸重要通道。在中國官方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時,中國經濟不僅持續發展,中國也逐漸由世界的工廠轉向世界的市場發展。由於中國經濟成長快速,因此,過去已有許多經濟預測機構或大型投資銀行多會對於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 可以超越美國的時間做出預測。
中國經濟從可以超越美國到無法超越
根據經濟學人文章 “When will China’s GDP overtake America’s ”指出,二十年前(2003年) 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只有美國的14%,高盛(Goldman Sachs)預期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在2041年會超越美國,但是,中國國內生產毛額在2010年即成長到美國的40%,故高盛認為中國經濟規模可以超越美國的時間提前至2020年。除了高盛外,日本經濟研究中心 ( JCER ) 每年12月定期發布亞太地區經濟長期發展的預測, 2020、2021年的報告都認為中國未來的GDP將超越美國,但2022年的報告已不再認為中國將無法超越美國。美國彭博社與華爾街日報也都有相關報導支持JCER的論點。上述的看法與中國經濟學家林毅夫認為中國會維持6%的經濟成長率並在2030年GDP超越美國的說法有很大的差異。這也說明,在香港反送中運動、反間諜法與共同富裕政策施行後,中國內部的經濟發展已面臨極大的挑戰,中國的出口也因為通貨膨脹與國際供應鏈重組的趨勢而大幅下滑,中國經濟規模無法超越美國已是較為普遍的認知。
逐漸消失世界工廠與無法壯大的內需市場
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受到越南、泰國與印尼等東南亞國家以及印度與墨西哥等國的競爭,其世界工廠的地位已逐漸下降。中國的內需要因為房地產債務風險、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破產危機與青年失業率大幅增加而出現通貨緊縮的現象,這現象可以從6月至9月的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持續在0%微幅波動得到驗證。因此,有別於中國經濟在2013年的豐榮景象,2023年的中國世界工廠(外貿)的地位持續降低,各國對中國成為世界市場(內需)的期待也持續降低。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中國10月份的消費者物價年增率為-0.2%,再次出現負成長,10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為-2.6%,連續第13個月下跌。因此,我們可以合理預期「一帶一路」對過去參與國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
在此情況下,對於債務高築或經濟發展仍存在許多進步空間的「一帶一路」國家而言,習近平的科技合作宣示仍與過去推動一帶一路的歷史經驗一樣,忽視一帶一路國家與其人民的需求,這不僅無助於參與國的經濟發展需求,否而是讓這些國家的財務陷入惡性循環的嚴峻挑戰。因此,衰退的中國經濟必然讓參與國可以從與中國進行貿易合作所得到的好處大幅降低,進而讓更多國家效法義大利評估退出一帶一路計畫。換言之,中國「一帶一路」的吸引力應會隨著中國經濟的衰退而降低。
作者》蔡明芳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與經濟系合聘教授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退林還耕結束「計生」也難挽物是人非
「拜習會」雙方內外顧慮多 料難有突破性進展
中國國際學校走向衰落 賣家多於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