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行為挑釁且無益!白宮印太協調官坎博:美國想維持台海和平穩定,不尋求推翻中國政權

「我們相信習(近平)主席對台灣展現一定程度的不耐煩和野心」,美國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博接受《大國攤牌》作者之一的戴博專訪時強調,「我們的目標和前政府相同。我們想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並稱有向中國表明,美國認為其行為挑釁且無益。他也表明,美國不尋求推翻中國政權。

美國網路新聞周刊《連線中國》(The Wire China)16日刊出戴博(Bob Davis)訪問坎博(Kurt Campbell)的內容,其中戴博提到,美國前總統川普個人基本上不在意台灣,而在COVID-19疫情後,川普讓鷹派做他們想做的事,結果拜登政府上台,顯得像是中國進犯台灣的威脅迫在眉睫。

戴博說,美國前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時期的國安顧問哈德利(Steve Hadley)表示,中國2008年擔心當時台灣的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宣布台灣獨立,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下命解放軍為前進台灣做準備,為何不解讀為每當中國擔心台灣總統候選人可能宣布台獨,就要解放軍做好準備?

坎博提醒,2007至2008年時期的中國領導階層,與所看到的習近平領導階層非常不同,「挑戰之一是缺乏對習近平所發表內容的徹底研究。他是這些領導人中,對自己野心和目標最明確、公開、直接的(領導人)」,而習近平在內部文件和對外聲明表明,中國需要大規模快速措施,為潛在軍事情況做準備。

坎博稱,胡錦濤時期有謹慎的發展,自此後開始加速,「我們相信習主席對台灣展現一定程度的不耐煩和野心」。他表示,美國試著透過數種方法來維持台海和平穩定,「如同《台灣關係法》所堅持,我們維持自身能力,且正在投資這些能力,並有新能力展現這點」。

<cite>2022年11月14日,「拜習會」在印尼峇里島登場,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握手寒暄(AP)</cite>
2022年11月14日,「拜習會」在印尼峇里島登場,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握手寒暄(AP)

習近平不同於過往領導人

「這是1979年《台灣關係法》的基礎部分,時任聯邦參議員的拜登(Joe Biden)是連署人」,坎博說,美國也試著表明,其他國家從維持台海和平穩定中共享利益,而多個團體和國家首度對此重要性發聲,這些可從七大工業國集團(G7)聲明、美國-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聯合聲明中看到。

坎博表示,依據《台灣關係法》,美國採取重要措施,確保台灣具備應對潛在挑戰的自我防衛能力,「我們有向中國表明,我們認為他們採取的行為挑釁且無益」。他強調,習近平和過往中國領導人相比,是很不同的領導人,「你可以說是因中國變強,我會說不止於此」。

坎博指出,經歷1994至1995年的台海飛彈危機後,中國1996至1997年開始發展軍事能力,「這是至今史上最大規模的建軍行動」。談到中國未與美國建立軍事溝通管道,坎博稱,美國和中國有建立一系列機制,只是中國通常不採用,因為他們認為,這些機制部分項目會限制發展速度。

「他們擔心反而會讓我們更有自信,在鄰近中國領土的地方進行任務」,坎博說,「但同時,他們容易誤判。他們可能從未想過或許會需要其中一項機制來處理飄進美國境內的間諜氣球。在這完全是計畫以外,或難以想像的事件中,沒有機制能討論此議題」。

坎博告訴戴博,中國會有這樣矛盾心理的原因並不新,這涉及軍民關係、黨軍關係、中國的威懾理論、對如何運用這些機制的焦慮,「我不認為他們的抑制與當前美中關係有關」。他認為,中國體系內處理經濟議題的人有更多能力進退,安全領域的迴旋餘地較窄,「我不否認會有人說:『讓我們與葉倫部長談談。』」

<cite>2023年6月19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共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王毅會面。(美聯社)</cite>
2023年6月19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共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王毅會面。(美聯社)

美國不尋求推翻中國政權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6月訪問中國2天期間,未能達到建立軍事溝通管道的目標,而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接著在7月初訪中4天。被問到對葉倫曾說強健且繁榮的中國符合美國利益的看法,坎博回道:「我們不尋求推翻中國政權。」

「我正尋找數種方法和中國比賽」,坎博稱,「我們正試著提升自身能力,即我們的競爭能力。我們正試著建立各方面的冗餘度(degree of redundancy)。我們也注意到全球運作系統的要素面臨威脅。我們正尋求使其穩定、受保護及安全」。

坎博強調,美國的目標是為世界做更多,深信在這其中可與中國有健康、競爭的關係。另外,戴博稱,美國2022年1月曾考慮降低對中國商品所課關稅,中國以採購更多美國商品做為交換,但被美國拒絕,而拜登同年7月再提起降低關稅,且葉倫也有談論此事,只是中國不願互惠,也降低關稅,因而無進展。

戴博問坎博,降低關稅是美國可與中國交涉的領域嗎?坎博僅回,相信葉倫就總體經濟對話採取的初步措施很重要,其談論更廣泛的全球經濟,以及美國和中國扮演的角色,「我要說的是,廣泛來看,幾乎所有貿易領域都對中國的行為普遍存在憂慮,不論是補貼、強迫的智慧財產或技術轉移」。

坎博坦言,更廣泛的重新評估帶來部分重要擔憂,而美國正處於就美中經濟關係不平衡,評估哪些是最佳下一步措施的時候。他表示,川普政府所簽的許多協定中,本質上是促使中國購買更多機械器具、農產品和其他商品,但大部分沒有實現,「中國方面缺乏一些追求目標,顯然影響我們的想法」。

<cite>2023年7月8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在北京釣魚台賓館會晤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美聯社)</cite>
2023年7月8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在北京釣魚台賓館會晤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美聯社)

美中競爭關係本質不會變

坎博也說,中國關注全球經濟,因為中國經歷過2008和2009年的經濟衰退時期,「美國和中國往來很重要」。當時美國與中國密切合作,刺激全球經濟。他表示,中國希望在這方面保持溝通管道暢通,而習近平與拜登將在2023年底會晤,「他們想要更大程度的可預測性和穩定」。

「我相信我們進入新時期,即依據更清楚的溝通和列出雙方擔心、關切的特定領域來談出結果」,坎博直言,更清晰、更了解的行為和事實就是重要訊號,「我們能在部分商議中,消除部分對美國的錯誤看法。中國或許也想對我們做一樣的事情」。

坎博表明,在各領域有更具可預測性、明智的互動,對外交和金融都是最佳利益,可能軍事方面也會有些受惠,這些討論可帶來穩定,並可就應對意外及誤判建立機制。他亦稱:「我不認為這會根本改變美國與中國的競爭關係性質,現在和未來都是如此。」

坎博提到,氣候議題也是美國和中國可合作領域,只是並非最高層級。美國氣候特使、前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16日展開為期4天的中國訪問行程。對於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他否認美國的行為把中俄關係更緊密,直指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建立更深的關係是習近平最重要的計畫。

坎博說,中國可能相信,若俄羅斯行動迅速並達成在烏克蘭的目標,感到愧疚的歐洲就會保持沉默,而中國也可能相信追求商業利益是歐洲認同核心,「但不論他們怎麼算都算錯了」。他坦言,各國仍想和中國保有經濟關係,但中國就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許多行為令歐洲人感到憂心。

<cite>中俄關係,習近平與普京。(美聯社)</cite>
中俄關係,習近平與普京。(美聯社)

瓦格納叛變讓中國不安

坎博透露,歐洲不會像美國一樣直接說出擔憂,但他們確實感到震驚、不安且深感憂慮,這也是在歐洲會議中,印太地區成為最重要的談論議題之一的原因,且次數不斷增加。他強調,認為美國從歐洲轉為關注亞洲的想法錯誤,「美國為全球所做的一切,也是為歐洲所做」。

坎博亦稱,中國和美國進行對話,是想知道美國如何看待俄羅斯,直言中國對俄羅斯傭兵集團「瓦格納」(Wagner)領袖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的短暫叛變感到不安,並以中國唐朝經歷的安史之亂,帶來數世代的軍閥鬥爭為例,「在中國權力會議中,其對此事深感不安」。

「我們試著向中國直接表達,全球通貨膨脹、對審慎領導階層的挑戰,以及可怕的難民潮等不穩定狀況,都是駭人戰爭的後果,而其中一項戰爭是遭誤導且屬非法」,坎博表示,中國做為俄羅斯僅存真實夥伴和朋友,要讓俄羅斯認知到時間不站在他們那邊。

坎博稱,美國試著與中國直接溝通,要中國利用其力量使俄羅斯重新評估局勢並撤軍,以找到和平解方。不過他坦承:「在這些對談中,不論是建立互信,或關於經濟、有關烏克蘭外交的議題,都有基本上的不信任,雙方仍需要時間。」

坎博表示,為何美國很久才認知,打交道的是尋求多種方式打擊美國的競爭者,「這是有關美中關係最有趣的問題」。他強調,美國會持續和中國互動,而在被描述為「互動」的廣泛時期,人們有讓中國社會如何改變及進化的雄心壯志,但有些假設已被捨棄。

<cite>川普與習近平,2019年6月大阪「川習會」(AP)</cite>
川普與習近平,2019年6月大阪「川習會」(AP)

拜登和川普做法明顯不同

坎博提到,拜登上台後,要求國安團隊就美中關係進行全面評估,結果發現習近平治下的中國深信美國在急速衰退,並採取激進行動來凸顯美國的衰退,且中國在各方面尋求優勢,對美國技術供應商和企業團隊造成傷害,「我們也聽到區域和各地盟友與夥伴,對中國行為的憂慮增加」。

坎博指出,過去40至50年是亞洲漫長歷史中最佳時期,許多人民擺脫貧窮、創造財富和各方面的創新,這是因建立運作系統,其依靠和平解決爭端、以法律管理複雜議題,以及透過美國維持亞洲和平穩定的承諾來支持自由航行,可是身為崛起強權的中國,卻想改變這些系統要素。

坎博直言,中國此舉或許是意料之中,只是有些改變會破壞秩序,對美國及其盟友和夥伴有害,而拜登為此先在美國內部建立跨黨派認知,即需要聚焦印太地區,同時意識到要重新投資包括軍事領域的部分核心能力與技術,且要與盟友及夥伴進行更具建設性、更有效的合作。

「許多人會說:『天啊,你是延續川普做法。』但我會說,最大的差別在於川普(前)總統把此事看得較狹隘,認為是雙邊議題,且不信任盟友及夥伴」,坎博強調,川普任內對美國盟友和夥伴的態度很差,「我們則尋求多元化,用不同的方式來做事」。

更多風傳媒報導

美中台三邊關係
共艦3大原因大規模擾台 國軍擴充反艦飛彈能量反封鎖
漢光演習徵用豐年機場 F16、C130全兵力預演
賴過境美將爆台海衝突? 中國宣示3不 布林肯:北京沒理由挑釁
日舉辦非官方兵推 蘇紫雲:結果為國軍獲勝
中國網友列「台灣回歸的6大好處」 竟妄想台積電國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