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演 國安人士:「懲戒台獨」是藉口 實欲取得島鏈以西控制權

應對中國軍演威脅,海軍海鋒大隊飛彈車,在陸戰隊的戒護下,快速機動至戰術位置,實施戰備警戒。(國防部提供)
應對中國軍演威脅,海軍海鋒大隊飛彈車,在陸戰隊的戒護下,快速機動至戰術位置,實施戰備警戒。(國防部提供)

中國在23日宣布於台灣周邊實施軍事演習,國安人士分析指出,北京當局以「懲戒台獨」為由,實際上是欲取得在島鏈以西的軍事話語權,這次軍演也首度結合海警,展現法律戰的企圖;且首度以取得島鏈以西的控制權當作演習目標。不過,國安人士認為,「軍演」是在我方掌握對岸可能採取的行動中「最糟糕」的劇本,將賠上中國近日欲在國際間營造的形象。

中共解放軍於23日宣布在台灣周邊進行為期2天的軍事演習,並稱這是「懲戒台獨分裂勢力」。國安人士分析,這次軍演是對台灣及國際社會的極限施壓,也就是在灰色地帶以各種動作限縮我方的決策空間及應對時間,是複合戰中典型的認知操作。他認為之所以選在這個時間點,則是因賴清德總統的就職演說在國際社會普遍被認為穩健、有一致性、具可預測性;加上自去年G7以來,國際社會越來越肯認台海現狀與區域的和平穩定是國際共同利益,因此,中國欲透過軍演重新取得在區域、乃至於國際間詮釋的主導權。

該人士指出,這不只針對台灣,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上任之初,中國海警船曾不斷進入釣魚台海域;在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上任時,中國也在黃岩島進行各種軍事壓迫,以此模式可看出,當出現任何國際新秩序或正在形成新的結構時,中國便會想藉由極限行為改變大家對這件事的認知、詮釋,同時表達自己的存在。

國安人士並指出,這次軍演是來自中國的中央軍事委員會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副總指揮何衛東規劃操作,軍演的形式則是過去各種軍事行為的組合,包括軍機、軍艦不斷在中線穿梭、逼近24海浬線挑釁,或是演練攻擊包括國際的海空目標,與其說是「聯合利劍」,不如說是「組合利劍」。依照中國國防大學學者在央視的說法,是要「威懾北部、封鎖南部、阻斷東部、打擊花蓮」。

國安人士分析,這次軍演具體目的是以軍機、軍艦騷擾,壓迫鄰接界線;控制戰場,包括海空及電子權的爭奪;對台灣周邊海空,包括外國目標的模擬攻擊,其中包括所謂執法;以及最重要的,是要取得島鏈以西的軍事主導權。而這次軍演較特別之處,除了是共軍首次將取得島鏈以西控制權當作演習目標,也是首次結合海警船演練所謂執法動作,展現法律戰企圖,形同將島鏈以西當成中國的內水。

另外,這次軍演也搭配文宣攻勢,國安人士指出,包括對岸在第一時間強調這是「懲戒台獨」,人民日報近日不斷刊出在中國的台灣人對新政府或賴清德的批判,且在當天策動部分台灣藝人開始轉發中國官媒「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的官宣內容,或是稱賴總統的就職演說是「台獨自白」等,藉以鋪陳演習的正當性。截至24日上午,中國官媒及相關社群也有超過20萬則的各種認知、錯假訊息操作,主題聚焦在強調軍演的正當性,表示一切都起因於賴總統的就職演說;重複說美方不值得信任,因美方讓台灣和其太接近,才造成如今局勢;以及持續強調中國掌握區域主導權,且是由中國來詮釋何謂台獨以及是否對中國挑釁。

國安人士也透露,「軍事演習」原本就是我安全單位掌握中國在520前後可能會操作的劇本之一,但當時認為這是當中最爛的劇本,理由是中國近日投注大量資源操作所謂的「穿梭外交」、倡議巴黎奧運期間停火,試圖改變「戰狼」印象,如今卻因此付之一炬,賭上國際形象,換來的卻是國際共同的不信任,甚至更多孤立。根據國安部門的掌握,中國涉外部門原本認為在此時間點不需有大動作,就是擔心前功盡棄。

至於我方,則是持續以軍機、軍艦、地面飛彈、監控等應對,另外,為因應對方的認知操作,軍方也會即時發布我方的軍事整備、戰備情形,並持續露出我軍方的應處畫面。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美學者:北京恐常態化大型軍演 海警扮重要封鎖角色
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議員譴責中國軍演 支持台參與WHA
中共對台軍演 日外相:強烈關注並對中方表達憂慮

看更多相關新聞
中共軍演台海周邊62次軍機、27次軍艦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
美批中共軍演魯莽 自信軍力足以維持區域穩定
解放軍圍台軍演後 美中防長下周在新加坡會面
中共軍演為懲戒賴清德?黨政人士直指「借題發揮」:馬英九也說過兩岸互不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