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硬兼施阻參與WHA 台灣蓄積實力明年再戰

衛福部長邱泰源(中)與立委視導團在日內瓦「三腳椅」廣場前與台灣推案文宣合影。(劉品希 攝)
衛福部長邱泰源(中)與立委視導團在日內瓦「三腳椅」廣場前與台灣推案文宣合影。(劉品希 攝)


台灣今年第八度遭世界衛生大會(WHA)拒於門外,大會召開前力挺台灣的友好與理念相近國家數量與層級皆勝以往,在大會中為我執言的力道也更強勁,但仍難敵中國阻撓力道;面對中國策略轉換、以軟硬兼施的方式干預我方參與國際事務,政府除了持續累積友我國際聲量,也要積極儲備軟實力,明年再戰。

賴政府上任後首次WHA 中國施壓力道加大

賴清德總統520就職後,隨即迎來第77屆世界衛生大會(WHA)召開,這是賴總統上任後第一個台灣欲爭取參與的國際活動,因此備受關注,外界除了觀察台灣是否再度叩關受阻,也關注台灣是否受到更強力的打壓。

在中國干預下,台灣再次被拒於WHA大門之外,雖然在大會總務委員會與全體委員會「二對二辯論」時,友邦馬紹爾群島、聖露西亞、貝里斯及聖文森為台灣發聲,爭取參與WHA,仍未能扭轉局勢,台灣連續8年叩關失敗。

今年中國阻撓力道加大,在世界衛生組織(WHO)舉辦的官方健走活動上便可嗅出不尋常的氣氛,活動中除了各國參與WHA的官方與民間代表外,其餘大多是WHO工作人員,當被台灣媒體問及是否支持台灣參與WHA時,皆表示自己不適合談論相關議題,不願多做回應。此外,今年原本將代表「世界醫師會(WMA)」出席WHA、進入大會擔任觀察員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受到中國角力干預,在最後一刻被擋下,未能取得門票。他說:『(原音)其實因為我是(世界醫師會)籌備委員,理論上我是保證席、有優先權的,結果在最後這個保證席的這個方案進入最後的決選的時候,還是被外人安插進來,所以我就是被5個籌備委員裡面被刷掉2個的其中1個。』

挺台聲量空前 大會為我執言國家創新高

雖然台灣的國際參與空間持續受到擠壓,但台灣防疫表現亮眼,且在發生俄烏戰爭、土耳其大地震等國際災難時,皆向國際伸出援手,持續展現「Taiwan Can Help」的能力,加上國際政治局勢演變,近年來挺台聲量空前,今年再攀高峰。在WHA召開前夕,各國挺台聲浪不斷,紛紛以通過決議或動議、致函WHO幹事長或該國政府高層,以及透過質詢、發表公開聲明、社群媒體發文或投書等多元方式,表達對台灣的支持,無論是國家數量與層級都超越以往。

在WHA大會中同樣可見挺台盛況,除了友邦聲援,理念相近國家今年為台發聲更踴躍,力道也更強勁,共有歐盟與26國在全體委員會總討論議程3分鐘發言時間內出言相挺,許多國家直接明確提及台灣,也有些國家強調WHO不應遺漏任何人、應讓所有各方有意義參與,呼應台灣訴求。歐盟輪值國比利時常任代表布茨韋夫說:『(英文原音)世界衛生組織必須繼續發揮核心和協調的角色,促進國際參與者間的協調及包容性合作,以建立有效的國際體系,不遺漏世界任何人及任何區域。』

雖然收到WHO邀請函的希望再度落空,但台灣世衛行動團仍挾著這股強勁支持力量,由新任衛福部長邱泰源率團,於5月24日前進日內瓦,在場外舉辦一系列國際論壇,分享台灣經驗與專業,並與各國舉行多邊與雙邊會談,雙邊會議的場次、會談深度同樣超越往年,美國更難得公開雙方會談照片,挺台力道不言可喻。邱泰源說:『(原音)我們這次的雙邊會議特別的是說,我們討論的會更具體怎麼合作,我們不管是深度或廣度,也不只是WHA的主題,彼此國家互相可以協助的,以及台灣哪個優勢可以協助他們的,都在這些討論裡面來做很深入、具體未來要做的策略,我想不管是場次、深度、廣度都比以前更進一步。』

民團與僑團也不缺席,今年再度串連動員前往日內瓦聲援台灣,在當地舉辦台灣大遊行活動,三腳椅廣場前「Taiwan」的口號年復一年,從未間斷。

中國軟硬兼施 台灣參與挑戰升高

台灣想要突破無法參與WHA的僵局,便必須破解中國對於聯合國2758號決議有關「一個中國」原則的錯誤認知戰。衛福部長邱泰源指出,中國每年提出拒絕台灣參與WHA的理由與事實完全不符,台灣必須強烈反駁,中國過去慣用較強硬的手段,現在則採軟硬兼施的手法,一旦遭受他國批評,便邀該國前來考察,展示中國好的一面,這的確慢慢化解許多反對中國的力量,未來台灣參與WHA的挑戰恐更艱鉅,政府應注意到這種情況並加以應對。

對於未來爭取參與WHA的策略,邱泰源說,政府會多培育人才參與國際專業場合,也希望學校大力支持青年參與相關活動,藉由集結四大領域力量,達到台灣參與WHA、WHO的目標。他說:『(原音)所以我們不管是學術、行政還有研究單位集合,加上民團、僑團的力量,鼓勵他們集合,加上青年的培養力,還有各個醫事團體,這樣四大塊集合起來,形成一個最大目標,就是我們要有入會3.0的一個目標,我們每個動作、每個會議他都是圓滿、成功,這些小成功,有一天可以形成一個大成功。』

WHA已於6月1日落幕,台灣雖未能踏入會場,但在場外收穫滿滿,不但向國際輸出專業實力,也持續累積國際友誼,成為未來推開WHA沉重大門的助力。面對中國調整策略、以軟實力與我競爭,台灣除了持續爭取國際輿論支持,也必須布建多元人才管道,從國際非政府組織著手,透過培育專業人才、扶植相關團體,將台灣力量滲透到國際專業組織內部,才能進一步往聯合國組織邁進,逐步與中國抗衡。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邱泰源:世衛行動團成果超標 未來集結四大力量再叩關
世衛行動團成果 邱泰源:會談場次更多、會談官員層級更高
接見世衛行動團 總統:國際支持愈加強勁 證明台灣在全球公衛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