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入境查手機」疑慮 官媒發文稱境外勢力抹黑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台北11日電)中國收緊國安法規,新制將於7月實施,引發「入境檢查個人電子用品」的疑慮。中國國安部日前發文強調3查驗原則,官媒近期則發文稱,這些謠言是「境外反華敵對勢力」借機造謠抹黑。

中國國家安全部(國安部)近期公布國家安全機關行政執法程序規定、國家安全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將於7月1日生效;前者規定給予國家安全機關查驗個人、組織所持手機等電子裝備的權利,激起「入境中國被查手機」憂慮。

隨著新規即將上路,近期從國安部到官媒,都針對相關規定「說明與釋疑」,同時也對「西方個別國家」入境規範對中國人不友善的情形批評。

據中新網報導稱,「所有人入境中國都會被查手機」的說法是一些「境外反華敵對勢力」借機造謠抹黑、搬弄是非。

報導引述中國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畢雁英指出,由於個別國家執法部門有隨意檢查入境人員手機的惡行,就一廂情願地認為中國也會效仿這種非法行徑,無疑是「以己度人」,對中國執法部門進行「潑髒水」式的惡意攻擊,純屬「賊喊捉賊」。

報導另引述一名中國國家安全機關幹警說,一段時間以來,「個別自我標榜為法治社會和民主燈塔的西方國家」,說一套做一套,慣於將法律工具政治化,針對入境的中國公民無端滋擾盤問,隨意關「小黑屋」、強行查手機等事件屢見不鮮。甚至有個別國家的海關邊境部門專門發布規定,宣稱無需獲得批准,即可任意查驗入境人員電子設備,並要求提供解鎖密碼,否則將沒收電子設備、強制複製內容,並拒絕其入境。

這名幹警聲稱,「這些胡作非為的執法亂象,已成為破壞國家交往、民間交流的『新毒瘤』和歧視華人、亞裔族群的『新實錘』。」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張力強調,「中國是一個法治國家,嚴格保護公民的通訊自由和通訊秘密」。中國憲法和法律明確規定,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訊自由和通訊秘密。

中國國安部曾於5月底時透過微信公眾號發布「『入境查手機』的荒謬論調可以休矣」一文,內容重申查驗個人、組織所持手機等電子裝備必須有3查驗原則包括查驗前提明確、查驗對象明確、查驗流程明確;另也強調相關法規是為了打擊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等間諜行為。(編輯:張淑伶)113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