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凰珠寶」案 負責人無期徒刑

▲一度轟動全中國的「金凰珠寶」假黃金詐騙案,本月28日已做出判決。(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一度轟動全中國的「金凰珠寶」假黃金詐騙案,本月28日已做出判決。(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NOWnews今日新聞] 一度轟動全中國的「金凰珠寶」詐騙案,負責人用80噸「金包銅」假黃金,騙了多家金融機構,約人民幣200億元的融資借貸,該案本月28日做出宣判,實控人賈志宏被判無期徒刑。然而,有分析指出,賈志宏不排除只是替罪羔羊,幕後黑手其實另有其人。

綜合中媒報導,作為中國國內最大的黃金首飾製造商之一,武漢金凰珠寶公司(下稱「金凰珠寶」),過去曾向多家金融機構質押了大量黃金進行融資。後來,金凰珠寶於2020年發生違約情況,債主們隨後將質押的黃金拿去檢驗,結果竟發現是假的,檢測結果顯示,金條表面鍍金,內部成分為銅合金,根本不是Au999.9足金。

報導指出,當時賈志宏聲稱自己擁有80噸「金包銅」的稀有材料,向投資者承諾,只需少量資金,就能在短時間內獲得高回報。巧舌如簧之下,真有投資人受騙上當,其中又以昔日的山東首富、資本大佬、「泛海系」掌門人盧志強損失最為慘重。

報導提到,7年前盧志強還是中國前十大富豪,身家一度力壓恆大集團的許家印,卻在這次的假黃金詐騙事件中,因旗下的民生信託涉及金額超過40億人民幣,成為「泛海系」商業帝國崩塌的導火線。

中媒《每日經濟新聞》聲稱,民生信託在「假黃金」案中涉及資金龐大,在多方壓力下,對投資人進行墊資兌付,導致泛海控股2020年度計提約25.2億元信用減值損失,占其利潤總額的比重達56.1%,再加上對海外部分項目及商譽計提減值準備、武漢房地產項目受疫情影響收入未達預期、匯兌損失等等,泛海控股於2020年由盈轉虧。

此後,泛海系金融業務便「爆雷」不斷,最終徹底崩塌,並於今年2月初在深交所終止上市、摘牌,證監會也對該公司立案調查。

案件纏訟數年,直到本月28日,武漢市中級法院一審,對金凰珠寶及實控人賈志宏等18名被告宣告判刑,賈志宏被判無期徒刑,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其他被告人則分別被判處3年2個月至12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及相應財產刑。

《大紀元》則引述知曉內情的「紅三代」敘述,賈志宏只不過是替罪羔羊,真正的幕後黑手早在東窗事發前,就已經將真黃金從武漢銀行的金庫中掉包,並動用黑白兩道勢力運送到香港,最後由香港的黑社會和中共地下勢力,直接分銷給中國之外的買家。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稱藝人表態是真情流露!國台辦:「聯合利劍-2024A」演習或有B、C
感恩主席!柬埔寨命名「習近平大道」 大讚:對發展有歷史性貢獻
立法院三讀通過國會改革法 分析:台灣恐經歷政治僵局、民主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