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CPI低點徘徊影響經濟復甦 官方喊話將溫和回升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上海19日電)今年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表現並不理想,通縮憂慮揮之不去,對經濟復甦造成不小壓力。中國國家發改委今天強調,隨基期效應減弱、需求恢復,預計明年CPI將溫和回升。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今天上午舉行例行記者會,發言人李超回應關於明年CPI前景在內的多項問題。

李超說,隨著輸入性、週期性、季節性等因素有所改變,基期效應逐步減弱,商品服務需求持續恢復,預計明年CPI成長速度將溫和回升。

從豬肉方面來看,隨著節日接近,市場的季節性需求增加,生豬、豬肉價格略有上漲,後續可能繼續有所回升;新鮮蔬菜方面,今年同期中國國內物流配送暢通,鮮菜供給充足,10到11月平均價格年減1.6%。

至於糧食方面,今年輸入性影響明顯減弱,糧食、食用油價格總體平穩,對食品價格的影響遠小於去年。中國農產品市場供應充裕,產銷銜接暢通,市場秩序良好,食品價格具備平穩運行基礎。

雖然國家發改委對於明年的情勢樂觀看待,然而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1月的CPI年減0.5%,連續兩個月呈現負成長。今年逐月表現也呈下降趨勢,今年1月的年增率為2.1%,已是今年最高的數字。從4月以來,年增率就一直在0%上下擺盪。

華爾街日報、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日前報導指出,CPI表現不理想,加劇通貨緊縮壓力,顯示中國政府重振疲弱經濟的行動力仍不夠。

雖然市場上的商品變得越來越便宜,但對整個經濟造成了威脅,因為消費者傾向等待價格進一步下跌後再購物,連帶使得需求下降,促使企業減少產量,不招募,甚至解雇員工,最終降價出售庫存,從而在成本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降低盈利能力。

報導指出,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將物價上漲乏力視為暫時現象,認為是由一些消費必需品價格大幅波動所致,然而不少經濟學家提醒,如果「政府不能喚醒沉睡的消費者和企業,就不該沾沾自喜,對通縮可能持續更長一段時間的風險掉以輕心」。(編輯:曹宇帆)11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