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G1人形機器人 台幣45萬帶回家

全球機器人產業正加速發展,擁有龐大的製造業市場和豐富的人才資源的中國大陸,政府提出多項政策,目標2025年實現機器人量產。

機器人偵測到眼前的人,學她的表情一起擠眉弄眼,似乎快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機器人研發企業總裁|李博陽:「自從2009年的時候開始,我們就開始研發這種仿生人形機器人,我們做的仿生人形機器人,其實是最複雜的一類機器人產品,它集成了幾乎所有的機器人技術,包括機器人的仿生皮膚 機械結構,自動控制 以及它的智慧大腦,也就是我們的大(語言)模型。」

這間機器人開發公司,運用自家開發的軟體和演算法團隊,配上AI技術,讓人形機器人能夠辨識表情並表達情緒。

機器人研發企業總裁|李博陽:「因為我們人在做表情的時候,臉部是由很多特徵點來構成的,特徵點的移動 形成了我們的微表情,我們把這些特徵點,轉化為(機器人)面部自由度。」

機器人研發企業總裁|李博陽:「它在商業領域的應用,也是可以複製的 ,像我剛才說的是酒店的前台 ,公共行政服務中心的接待員,還有很多的工作 ,人形機器人都可以勝任,另外 走到千家萬戶,它一定是最大量的需求,我們也認為 每個人將來家裡,都可能有一個人形機器人,為他服務 甚至不只一個,這樣的一個大量的需求出現的時候,就是這個行業大爆發的時候。」

當人形機器人可以辨別情緒,並做出正確的反饋後,未來不僅在醫療保健和教育領域,在其他行業也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甚至普及到每個家庭中。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照顧孤老供熱食 大愛遍灑莫三比克
母逝頓失支柱 病弱兄妹困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