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中洲津餘祭2.0 活絡地方創生

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與創業研究所師生2021年於旗津創辦「中洲津餘祭」裝置藝術節,藝管所學生謝鳳儀續以「中洲津餘祭2.0」計畫獲文化局「高雄市推動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審查肯定,策畫社區藝術節裝置藝術與導覽、工作坊講座,梳理文史資料,發行旗津中洲首本刊物《津洲刊》,發揮青年返鄉、挖掘在地文化的軟實力。

旗津中洲過去曾經是捕烏魚、近海養殖之地,但因高雄港及造船工業的汙染影響而逐漸沉寂。2021年中山大學藝管所舉辦「中洲津餘祭」系列藝術策展與導覽活動,從旗津南方出發,討論旗津地區南北發展不均現象。

「中洲津餘祭2.0」則透過裝置藝術,梳理在國家政策發展下的處境,以遷村建置中興國宅、社區居民空間觀等為文史調查主題,保留中洲傳統聚落空間,同時發行《津洲刊》。

藝術家呂昀珊在海邊設置作品「你今天看海了嗎?」利用歷史博物館史料,在透明壓克力片繪製舊報紙,展現當地歷史;藝術家黃振峰以「生活慶典」作品,呈現中洲社區的宗祠血緣、地緣特色;藝術家蘇睿豪作品「海平面以下」打造感應式動力蟹籠,另一件作品「艙」則透過海廢保麗龍,重新雕塑成家具,講述漁村勞動環境與老宅之間的關聯。

謝鳳儀的外婆是中洲人,期盼透過該計畫為漁港文化式微、高齡化的中洲社區盡一分心力。除了藝術家的創作,藝術節也包含民眾參與的作品,例如社區長照中心的共同創作、民眾參與的肢體舞作與影像紀錄等。為落實「文化永續」精神,展品以能回收、重複使用材料為主,展現共創健康海洋環境及資源永續利用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