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余明隆獲2023台灣肝臟研究學會特殊貢獻獎

國立中山大學醫學院院長兼副校長余明隆榮獲台灣肝臟研究學會(TASL)頒發二○二三年度特殊貢獻獎,肯定其在肝臟醫學之卓越研究及對國人健康之貢獻;余明隆規劃與推動的「ERASE-C”的洗腎C型肝炎微根除計畫」為全球第一個針對特殊族群採用外展診斷及就地治療的病毒微根除研究,傲人成果榮登世界項尖醫學期刊「Gut」,這也是全世界第一份洗腎C肝根除的相關論文,該研究也為後續洗腎患者C型肝炎微根除訂定成功模式以供依循,協助國家及世界衛生組織達成消除C型肝炎的終極目標。(見圖)

台灣肝臟疾病猖獗,不僅是B型肝炎高盛行區,亦是C型肝炎高盛行區,余明隆與其研究團隊經過二十幾年的鄉野調查發現,台灣存在有許多C型肝炎高盛行鄉鎮,其C型肝炎抗體(anti-HCV)陽性率高達30%至67%;根據余教授推估,全國C型肝炎之性別、年齡校正盛行率為3.28%,約七十四萬人感染過C型肝炎病毒,而其中約有五十萬人受慢性C型肝炎病毒感染,所以C型肝炎在台灣之防治刻不容緩,在研究與醫療上有其特殊性與重要性。

余明隆致力於肝炎防治,期使臺灣早日擺脫肝病長期為國病的惡名,擅長C型肝炎研究,以病毒動力學為模式,建立C型肝炎個人化治療準則,進而以宿主基因體加上病毒動力學為模式,建立更精確的C型肝炎精準治療策略,近來更藉由藥物經濟學及外展篩檢、在地治療團隊模式、結合新一代C型肝炎治療藥物,成功發展出「C肝微根除行動計畫」策略,協助國家邁向二○二五年消除C肝的目標,尤其是系列性「促進慢性C型肝炎治療療效研究」、「C型肝炎個別化治療之轉譯醫學研究」及「C型肝炎資源導向治療之精準醫學研究」更獲有重大成果。

世界衛生組織訂出二○三○欲消除肝炎目標,我國因應該政策成立《C型肝炎國家辦公室》並期能於二○二五年提早達標,「C型肝炎病毒微清除(micro-elimination)」即為一針對高傳染族群,例如洗腎族群、藥物毒癮者及監獄受刑人等進行C肝病毒撲滅之有效治療策略;洗腎族群因封閉環境、C型肝炎高盛行率及高傳染等問題為一適合發展C型肝炎微清除策略的對象,余明隆針對該議題率領團隊與台南、高雄及屏東十八家血液透析中心合作,首先於二○一九年針對二千三百二十三位洗腎患者進行大規模C肝盛行率調查,結果發現有7.7%的洗腎患者仍持續感染C型肝炎病毒。

余明隆隨即規劃及推動「ERASE-C”的洗腎C型肝炎微根除計畫」,比較二策略「轉介治療」與「在地治療」的效益與可行性,發現僅有26.3%洗腎C肝患者願意接受轉介治療,但若以「在地治療」提供全基因型DAA sofosbuvir/velpatasvir療程來增加洗腎患者治療可近性,克服洗腎患者就醫不便、治療意願低的障礙,可進一步將治療率提升到93.6%,以此全面篩檢外展/在地團體治療策略,可成功治療所有C肝醫護人員及90.4%的洗腎C肝患者,將洗腎C肝盛行率由治療前的7.7%下降至0.9%、降幅高達九成。其中有92.3%之洗腎中心達到「C肝微根除」(HCVmicro-elimination),更有七家洗腎中心成功將所有C肝病毒清除達到「無C洗腎」(No-C hemodialysis)的目標,確保免除日後洗腎感染C肝的風險。

有鑒於C型肝炎病毒對於人類造成極大的疾病負擔,余明隆多年來極力奔走於國際間,參與亞太、歐洲及美國肝臟學會會議,除了累積學術能量外,並將學理轉為政策建議,從基礎研究、預防、診斷及臨床治療,對國人健康提出許多突破性貢獻,陸續找出治療及根除C型肝炎各種重大挑戰的解決方法,並逐步克服;近年來更主導台灣醫學界組成全國性C型肝炎治療聯盟T-COACH(The Taiwanese Chronic Hepatitis C Cohort)與TACR(The Taiw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HCV Registry Program)積極推展全國性跨院際合作,對全球醫藥科技發展、中華民國國民健康和國家社會均有實質貢獻,亦受到國際學術界肯定,如亞太肝臟學會慢性C型肝炎二○一二年治療指引準則之共同起草人、二○一六/二○一八年亞太肝臟學會慢性C型肝炎相關治療指引之共同起草人,以及二○二○年台灣慢性C型肝炎治療指引之主筆人等。其與政府攜手邁向二○二五年殲滅台灣C型肝炎之目標,領先世界五年,期待為世界再現台灣於肝炎領域的卓越貢獻,提供作為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