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教師研習走訪后里圳道與鐵道 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顏淑娟/台中報導】為落實節能減碳精神,台中市政府教育局今(7)日於后里區舉辦「咱的大安溪~后里圳道與鐵道的百年風華」戶外研習,安排中小學30位教師騎乘電動輔助自行車,沿途探索后里在地水資源,強化教師對氣候變遷內容與趨勢的瞭解,透過理解后里圳及舊山線鐵道的故事,以及水的永續利用與管理,達成愛護鄉土環境的永續發展目標。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顏淑娟/台中報導】為落實節能減碳精神,台中市政府教育局今(7)日於后里區舉辦「咱的大安溪~后里圳道與鐵道的百年風華」戶外研習,安排中小學30位教師騎乘電動輔助自行車,沿途探索后里在地水資源,強化教師對氣候變遷內容與趨勢的瞭解,透過理解后里圳及舊山線鐵道的故事,以及水的永續利用與管理,達成愛護鄉土環境的永續發展目標。
▲中市教師研習走訪后里圳道與鐵道,探訪后里圳大安溪取水口。(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中市教師研習走訪后里圳道與鐵道,探訪后里圳大安溪取水口。(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教育局指出,教育局環境教育輔導團已連續3年辦理水圳研習,分別是大甲溪的白冷圳、八寶圳與葫蘆墩圳,以及大安溪的后里圳,兩條重要河川延伸出的水圳,對人民生活影響巨大。

教育局說明,此次研習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潔淨水與衛生及其永續管理」目標設計,透過實地走訪增能活動,讓教師們考察建在地勢平緩的后里台地的后里圳低落差示範電廠,僅利用3.6公尺的有效落差來發電,是全台唯二的低落差微型水力發電廠,既有發電效能,又有灌溉之用。

另外,教師們也走訪后里取水口、圳道、泰安舊山線鐵道、地震紀念碑、十八漒與電火溪等,學習如何在戶外運用數位互動教學平台深化與SDGs有關「永續能源」、「潔淨水資源」及「陸地生態」等議題知能。參與教師反映,圳道與鐵道一樣「逢山鑿洞,遇水架橋」,可見證台灣居民的日常生活,親身體驗生態與歷史的融合,學習層面既深又廣,更能體認水資源永續環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