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箱體挪移 行人通行順暢

箱體設施靠邊站,行人通行更順暢。(記者徐義雄攝)
箱體設施靠邊站,行人通行更順暢。(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灣邁向高齡化社會,行人的通行權更加受重視。台中市長盧秀燕注重行人用路權益,積極改善早期管線單位設置箱體占據人行道空間的情形,讓行人通行無礙。建設局主動並全面盤點的通行受阻路段,列出五百零七處人行道寬度不足一點五公尺的待改善位置,後續將分階段辦理改善。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人行道因各類箱體占據,阻礙通行,造成行人、輪椅及嬰兒車必須繞至馬路上行走,與車爭道徒增危險。為改善人行道受阻礙問題,建設局盤點受設施阻礙,致行人通行寬度不足一點五公尺的路段,分三階段執行改善計畫。

第一階段以人口密集、交通流量高的路段,包括南屯區黎明路二段、北區忠明路、大雅區及潭子區雅潭路二、三段等,配合調整箱體位置、整併桿件、纜線下地及鋪面更新等,提供用路人無礙友善的空間,到年底可完成八十三處瓶頸點改善,人行道寬度以三公尺為原則;第二階段以人行道寬度達兩公尺及路幅達一定寬度以上,(如南區忠明南路),預計改善三十八處箱體影響處,年底開始執行;第三階段則針對人行道寬度不足且路幅達一定寬度,局部評估箱體遷移或拓寬人行道。

陳大田進一步說明,人行道因電箱、訊號箱、消防栓、路樹等影響通行。其中,變電箱位置調整需計算周邊用電負載及考量電流壓降問題,適當設置以維護民眾用電品質及安全;另外,遷移施工時需配合斷電,均要事先安排並通知受影響住戶等細節,需多次和台電公司與民眾協調,執行難度與複雜度最高。

建設局表示,雖任務艱鉅,仍將持續邀集管線單位與相關管理單位共同參與,進行設施整併、減量、遷移、下地或擴建部分人行道等方式改善,以還給用路人安全、通暢的人行空間;並積極爭取中央前瞻計畫經費進行改善,打造「人本、友善、無礙」的通行環境。也呼籲民眾勿將雜物、花盆等物品放置於人行道,共同維護街道的整潔,確保良好通行環境。

(臺中市政府建設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