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砍人案/別再污名思覺失調症!關鍵5大原因造成傷害事件

每當社會中出現隨機攻擊事件,引起不少民眾心生擔憂,在討論這些事件時,都會提到加害者本身有精神方面病史有思覺失調症,但也造成民眾既有負面既定印象,認為精神疾病患者宛如不定時炸彈,但精神科醫師呼籲:「其實只要病人有規律用藥、接受良好照顧之下,35% 病人是可生活功能表現良好,跟正常人是一樣的。」

思覺失調症患者也能恢復跟正常人一樣

思覺失調症會多方面影響一個人的日常生活,歸類中屬於「重性精神病」,但並不代表他們都有暴力的傾象,多數反而是羞怯和畏縮。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胡海國提到:「思覺失調症患者殺人、傷人的機率並不高,而且並非突然發生,社會大眾不了解這個疾病的治療及預後情況而有所誤解。」

其實從根據過去的研究顯示,絕大部分思覺失調症患者,在病程當中都會接受藥物治療,家人也照顧他,親朋好友、左鄰右舍都能夠鼓勵、支持,這就是社會支持力量很充足的情況,其中將近 35 %病人有良好復元,生活功能表現良好,跟正常人是一樣的。

另外, 35% 左右的病人,胡海國說:「雖然治療後還有某些症狀存在,也就是所謂的『殘餘症狀』,但是他們一般都規律服藥治療、固定回診,在日常生活裡面接受必要的醫療,也能逐漸學習對症狀存而不理,與疾病共存,再加上家人的照顧、關心,還有學習怎麼在社會上找工作或是做什麼貢獻,他們過得非常地安穩。」

一般人會覺得他跟別人沒有什麼兩樣,如果沒有跟他深談或長期密切接觸,或是跟他家人接觸而了解,你不會知道他是病人,他把自己照顧得很好。

多重因素刺激才會誘發傷人事件

但為什麼社會事件中總會有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其中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胡海國解釋:「除了病人長期被忽略的孤寂感,沒有好好治療、未能服藥控制病情,包含病人不願意接受治療,加上外力給他的刺激或壓力,才可能激發他過度激動,造成殺人傷人事件。」

造成社會重大的傷害事件,通常可能有五個原因同時存在:

  1. 病情嚴重:行為混亂、妄想嚴重與現實脫節

  2. 不服藥:沒有病識感,不認為自己生病需要服藥治療,對藥物嚴重抗拒

  3. 家人無法周全照顧:患者本身也不願意接受照顧

  4. 鄰里間的不了解:總是排斥、害怕他,事實上,病人是很害怕別人的,因為他的症狀是覺得人家都要害他,對他不利,他是處在一個四面楚歌的狀況,若是再用排斥、敵對的態度對待他,他就更害怕了。

  5. 症狀表現:具有為了防衛自己的攻擊傾向。

重大傷人殺人事件並非突然發生,有這五個條件傷害事件才會發生。胡海國分析:「大致有五個進展階段緩慢進行著,以這樣低的發生機率來看,同時也表示目前的現代醫療是蠻進步的,只要好好地被照顧、規律服藥,醫生、家人,還有鄰里間,對病人多關心,就不會發生,思覺失調症病人配合治療加上家庭社會支持的重要性。」

目擊者也需照顧自身情緒健康

另外,若目睹社會攻擊事件發生當下的目擊者,情緒必會受到不小的影響,大千醫療社團法人南勢醫院精神科醫師黃仕奇提醒:「可先以支持性的心理治療,讓當事者從極端的情緒反應,慢慢回歸平穩,同時關心其負向情緒,讓他們了解短暫出現過大的情緒和生理反應是正常現象,給予同理性的陪伴、關心與照顧。」

在重大社會攻擊事件後,避免更多的責備與污名,思覺失調症是常見精神疾病,只是對此仍有太多不了解,它並不如想像中可怕,至於如何預防這類悲劇發生呢?胡海國呼籲:「最重要的就是要讓病人的治療能持續,對於不願吃藥,症狀已達應收治住院的病情嚴重度的患者,精神衛生法也應立法強制治療。」

在社會支持方面,給予關懷,抱持鼓勵的態度,而不是對他排斥,對他害怕的外界環境,他就不會產生長期被排斥的孤寂感,他的腦功能就僅止於疾病病理的影響,不會再受長期孤寂感所造成的負面強化腦病理現象,也就是容易有負面情緒,激動反應,這類情況就會減少。

文、王芊淩/圖、巫俊郡

更多Heho健康文章

思覺失調症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出現四症狀不要拖

每百人就有一位思覺失調者!長效針劑助患者重回職場

看更多相關新聞
長髮男跟高中生變好朋友!被問出院是否揪健身?父這樣回
中捷砍人後捷運人力荒浮上檯面 五捷聯盟如何發揮功效?
中捷案遭砍高中生父「募200萬捐盾牌、棍棒」中捷回應了
搭車遇砍人事件怎辦? 辦案神手推「自保2工具」:就在身上
小弟弟獨搭中捷憂問:警察叔叔我在車上安全嗎? 暖警秒做1舉動!2.4萬人讚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