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就業難 學者:依能力而定

旺報【本報系記者李侑珊╱台北報導】 兩岸同樣存在文史哲大專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其中中文系即時常被點名,學生畢業即失業,對此兩岸中文系教授坦言,中文系畢業生的就業困境不可能被解決,但語文的使用無所不在,每個行業都會使用到語文,無論是就業還是求學,最後都是回到自己本身,若是語文能力佳、專業能力與特質突出,即便就讀冷門科系,就業還是深具前景。 「紅樓文學沙龍」26日在台灣師範大學舉行,邀請到大陸知名文學批評家、香港浸會大學榮譽教授黃子平,以及淡江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顏崑陽、淡江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呂正惠座談。 黃子平表示,華人圈的大學之所以興辦中文系,始於100多年前,中國開始比照歐美辦大學,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前身)因此開設國文科設置國文科,成為中國最早設置中文系的格局,但整個經史子集就是中文系,理應無法框架,中文系存在的價值因此不斷受到討論。 面臨中文系畢業生就業不易的問題,黃子平則坦言,「我覺得是不可能解決這種危機!」 顏崑陽則說,不少中文系學生都曾詢問過,學習中文的用處何在,如此將大學當作「工具性使用」,認為攻讀中文系沒有用,但若能透過所學,如將儒家與老莊等學說「內化」成個人智慧,「這陪我走過許多人生的大關卡。」 網路溫度計曾依照網路聲量並進行排名,就業系所最佳的系所為法律系、醫學系、英文系與中文系,有別於社會認知中文系就業不佳的印象,對此,顏崑陽勉勵中文系學生,「語言無所不在,哪個行業不會使用到語文?」如果擁有良好的語文能力,就業問題必然是可以克服的,也就是回到自己的能力,才能呈現個人職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