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三方峰會睽違四年舉行 看似三方、實則對立兩方

中日韓三方峰會週日登場,外界普遍預測會避免觸及北韓核問題等敏感議題。(圖片來源/X@globaltimesnews)

南韓總統尹錫悅26日將在首爾分別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雙邊會議,27日則進行睽違四年的三邊峰會。但有位匿名外交官向《路透社》透露,睽違四年以來的三國峰會,三個鄰國很難將關係帶到「表面」之上。

這次峰會將受美日韓同盟與中國的孤立制約

一位匿名駐亞外交官表示:「我做這行很久了,這些國家之間有很多雙邊問題,但我們基本上什麽都做不了。」「韓國和日本顯然是美國的盟友,這讓一切更有挑戰性。」這位外交官更透露這次峰會主題會是「文化」、幾乎沒有意義,但中國可能會在聯合聲明中尋求一些關於供應鏈穩定性的內容。

另外根據尹錫悅辦公室指出,會議議程上的議題主要是經貿、氣候變遷、文化交流、醫療和高齡化問題、科學、災害應對;有學者指出,習近平的缺席能有效地將軍事、外交和安全問題從議程上刪除。

也有位韓國官員表示,僅僅讓這三個國家在很長時間後再次見面本身就具有意義。即使在最棘手的問題上沒有重大突破,峰會也可以在人員交流、領事事務等實際合作領域取得進展。

兩名日本外務省官員透露,他們不期待會議上有任何重大宣佈,重要的是在終於重新召開峰會;韓國外交官經常抱怨他們在北京與高級官員接觸機率很低,他們近期還不斷看見俄羅斯和北韓變得越來越親密。

分析人士認為,峰會即使在事務方面沒有取得任何進展,但北京當局需要解決韓國和日本在中國經營、開拓業務的困難。

日方在意日商在中國的安全

一位駐中日本消息人士透露,他們目前最關心的是簽證、人員安全和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以及未來幾年對中國的汽車出口。

另一個爭議點是中國司法體系的不透明性加上當局會任意拘留日本商人。

自由民主黨黨員甘利明說:「中國共產黨和政府需要為外國資方和人員建立明確的標準;因為沒有這些標準,他們可以隨意拘留或監禁人員。如果他們繼續這種做法,對他們的投資只會停滯不前,他們會把自己封閉於世界之外。」

甘利明更建議日本國會負責中日關係的委員會,東京需要與北京開誠布公地討論,以「維持正常關係」,不製造沒必要的緊張局面。」

中韓關係緊張已不是一兩天,尹錫悅也不怕中國

韓國當年雖同意自2008年起每年舉行一次峰會,但後來還是因為外交衝突和新冠疫情中斷;另外,韓日美三國為了對抗中國對南海和台灣的野心變得更親密。

南韓總統尹錫悅也努力改善與日本的關係,因為日本在二戰時曾經佔領了朝鮮半島。他也在兩岸問題上公開站在美國那邊。

以上種種原因都對北京當局在地緣政治上造成打擊,近日中國更為了警告賴清德上任,在台灣周遭海峽和空域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

但尹錫悅去年曾受《路透社》獨家專訪,他當時說台灣周遭的安全危機加劇是因為中國試圖以武力改變現狀,他反對這種行爲;中國之後就此言論譴責尹錫悅。

另外,南韓前總統文在寅2017年在韓國部署美國的終端高空防禦飛彈系統(THAAD)以應對北韓威脅後,也讓當時中韓關係很緊張。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侮辱公務員罪合憲!但憲法法庭限縮在「妨礙公務」才構成犯罪、一時情緒辱罵不算
國泰金法說會》李長庚談壽險ICS接軌、外匯準備金制度 最擔憂地緣政治衝突引發關稅大戰
立法院內外》從太陽花到野百合 521、524抗議群眾面孔越來越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