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植集團」破產 香港科技股指數大跌逾3% 中國滬深300指數下探5年低點

港股恆生指數上周(2024年第一周)下跌3%,為19年來首次出現新年第一周黑線的狀況。(圖片來源/pixabay)

香港股市2023年慘跌約14%、連4年黑線,新年伊始,恆生指數依然表現黯淡,周一(1月8日)盤中大跌逾2%,恆生科技股指數重挫逾3%,摔至13個月新低,歸咎中國將公布更多疲弱的經濟數據,以及中國最大資產管理公司(俗稱影子銀行)「中植集團」負債4千多億元人民幣,帳上只剩下180萬元人民幣,於5日申請破產,15萬有錢人恐血本無歸。

恆生科技股指數跌至13個月低點

此外,投資人擔憂北京對遊戲業的監管收緊,恐再次鎮壓科技業,加上中港房地產長期低迷,生產活動放緩,消費支出不振,對港股造成多重打擊。

恆生指數盤中下跌2.19%或362.46點,來到16,172.87點,上周(2024年第一周)下跌3%,為19年來首次出現新年第一周黑線的狀況。

恆生科技股指數盤中大跌3.36%或120.8點,來到3,471.53點,創 2022年11月下旬以來最低水平,成分股幾乎全盤皆墨。

嗶哩嗶哩股價盤中重挫逾6%,小米大跌5%,美團大跌5.01%,中芯國際下挫4.9%,京東下挫4.6%,網易跌4%,阿里巴巴下跌2.6%,快手跌2.5%,理想汽車跌2.5%,騰訊下跌約2%,聯想下跌2%。

中國股市年初也下滑。滬深300指數周一盤中下跌1.1%至3292.88點,下探5年低點,近一年大跌約18%;上證指數跳水,跌落2900點關卡,創逾1年新低,下跌1.04%。

「中植集團」破產,15萬富人血本無歸

「中植集團」申請破產,對中國A股大金融類股打擊特別沉重,中金公司、瑞豐銀行大跌超6%,蘇州銀行、重慶銀行、中信銀行、新華保險等跌幅居前。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中國中級人民法院1月5日通報,中植集團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中級人民法院上周五(5日)通報,中植集團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

有中國「富人俱樂部」之稱的「中植集團」擁有富人投資者5萬人,平均每人投資額達300萬(人民幣下同)以上的客戶多達15萬人。

另一個利空因素是中國經濟持續低迷,上周官方發布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進一步下跌至 49,連3跌,創下半年新低,跌落50,代表製造業產出萎縮。

綜合《南華早報》與美媒《CNBC》報導,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Jenny Cheng的報告寫道:「12月PMI數據低迷支持了我們的觀點,即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第4季度GDP增幅將滑落至0.7%,低於第3季的1.3%增幅。」

許多長期投資人繼續減持中國A股和港股

去年年底,中國經濟持續陷入困境,通貨緊縮持續存在。1月12日中國可能公布12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0.4%,同一天官方也可能公布12月份進出口成長均放緩。

「今年第一周,港股大幅回調,再次打擊市場情緒,進一步政策支持仍然是扭轉香港股市頹勢的關鍵。美準會(Fed)今年稍晚可能降息,屆時即使引起任何反彈,也可能為時短暫。」中金公司研究部策略師的報告表示。然而,新加坡對沖基金認為,港股經歷連續4年的大跌走勢後今年可能有巨大的上漲空間。

現實的情況是,進入2024年,許多長期投資人繼續減持中國A股和港股,因為他們仍然擔憂中港房地產業繼續下行,以及科技等行業受到監管不確定因素的干擾。

恆生指數在新年伊始繼續下滑,與匯豐銀行策略師和新加坡對沖基金經理的看漲觀點背道而馳,去年12月恆生指數止穩,結束連續4個月跌勢。

根據滬港通統計數據,上周外國基金賣超中國A股的金額為55億元人民幣(7.7億美元),締造連續5個月賣超A股的紀錄。

摩根大通股票宏觀研究分析師針對中國12月22日發布「網路遊戲監管草案」評論:「儘管北京在接下來的周一批准105款國產遊戲,這有助於穩定信心但許多投資人對網遊草案選在12月22日發布的時機和基本原則感到震驚。」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血汗錢月減2萬!倉運司機控「過勞、砍薪、沒保障」 連勞資協調也被擋下
臺銀推展體育發展半世紀 獲頒推手金質獎
量減價仍漲?天母豪宅富邦777創六年新高 國賓皇琚預售單價破2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