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榮成立功能性食道疾病中心 造福胃食道逆流及吞咽困難病友

中榮成立功能性食道疾病中心,院長陳適安表示,將可造福胃食道逆流及吞咽困難病友。(圖:中榮提供)
中榮成立功能性食道疾病中心,院長陳適安表示,將可造福胃食道逆流及吞咽困難病友。(圖:中榮提供)

44歲曾小姐,胸悶二十多年,胃酸上來,就一直吐,不能平躺,只能四十五度睡覺,看遍腸胃科,三個月就要照胃鏡,造成喉嚨傷害,輾轉到中榮就醫,發現是胃食道逆流造成賁門鬆弛,接受胃底摺疊術後,症狀改善,不用吃藥,隔年就懷孕了。中榮今天(9日)成立功能性食道疾病中心,希望造福更多胃食道逆流及吞咽困難病友。

胃食道逆流和吞咽困難,近二十年來逐年增加,造成許多人生活困擾及健保龐大醫療支出,其中,近半數的人,吃藥效果不佳,原因在於診斷與症狀,無法畫上等號。中榮表示,2018年國際胃食道逆流「里昂共識」推薦多管腔阻抗胃酸檢測儀、高解析度食道壓力計及無線電食道酸鹼偵測膠囊等新進科技,做為診斷標準。中榮胃腸肝膽科今天(9日)成立「功能性食道疾病中心」,院長陳適安表示,將提供中部民眾困難個案的轉診服務,免去病患往返北部就醫的不便。

52歲楊小姐透露,二十多年來,喉嚨卡卡,總要咳一下,清清喉嚨,咳到傍晚,幾乎沙啞無聲,看遍耳鼻喉科無法根治,輾轉到台中榮總,檢查發現是胃酸跑到喉嚨的胃食道逆流。透過吃藥,不再餐餐吃辣,改變生活飲食習慣,症狀明顯改善,睡覺不再嗆咳,聲音也正常。44歲曾小姐則從年輕時就會胸悶,胃酸上來,會一直吐,不能平躺,只能四十五度睡覺,看腸胃科,換了好幾個醫師,三個月要照一次胃鏡,造成喉嚨傷害,輾轉到中榮,醫師發現,胃食道逆流造成賁門鬆弛,接受抗逆流的胃底摺疊術,術後症狀明顯緩解,且隔年懷孕時,也不需要服用制酸劑。

中榮功能性食道疾病中心主任連漢仲表示,功能性食道疾病雖然沒有立即生命危險,但生活品質卻影響甚大。如今成立功能性食道疾病中心,期望透過有更廣泛的資源整合,提升功能性食道疾病照護品質,希望成為中部地區民眾就醫信賴的首選,更期許能成為亞洲診治咽喉逆流疾病的標竿醫院。由以上兩起個案說明,透過精準醫療,利用客觀檢查,包括內視鏡,影像醫學及生理蠕動檢查等將病人分類,給予個別預期有效的治療,不僅可以免去不必要手術,也能有效的幫助病人脫離惱人的症狀。 (寇世菁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