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中橫開路一甲子 退輔會紀念榮民貢獻

今年疫情以來,國旅出現「報復式旅遊潮」,暑假期間「清境武嶺」甚至單日湧進5千名遊客,但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在通往武嶺的台14甲線邊坡旁,藏著五座墳墓,這五位長眠在合歡山上的,正是當年開鑿中橫公路的施工人員,這五座墓藏著什麼歷史?又有什麼辛酸秘密呢?帶您一起來了解。

海拔3275公尺的合歡山武嶺,尤志煌和退輔會各單位處長主任工作人員,一行人穿過馬路旁的護欄走向山坡,他們代表著退輔會今天有個重大任務。

1956年台灣政府基於軍事考量計畫興築從台中東勢為起點,到花蓮太魯閣的東西橫貫公路,全長188公里貫通中央山脈,同時在南北兩側再各延伸一條宜蘭支線,和霧社供應線,這條路線完成後從台灣西岸到東岸,就不一定得繞過北半台灣,或是南半台灣,節省不少路途。為了鑿路政府找來大量的退伍軍人,也就是榮民負責開路工程。

楊壽蓮今年90歲了彎著的背,是當年背著沉重土方和器具所造成的後遺症,當年他負責太魯閣到大禹嶺路段施工。陡峭山壁和脆弱地質在引燃火藥後充滿著危機,一條中橫公路前後共3年9個月才完工,因為爆破工程艱險,多達225人殉職在工作崗位上,其中有5位施作人員,於1958年4月7號清晨遭落石擊中,深埋合歡山上,當時擔任洛韶工務段長的于寶楞路過目擊整個過程。

尤志煌是退伍軍人,離開軍隊後就在退輔會服務,過去的軍職,讓他更能理解榮民對國家的貢獻和付出。擺上簡單供桌尤志煌的祝禱聲中,是對榮民的不捨和擔起照護榮民精神的誓言,因此他不僅來祭祀為國家奉獻的英靈,他也和退輔會的同事關懷榮民們。把自己當成老榮民的子女,不僅關懷同時協助他們能自理生活,協助他們就醫聊天。

合歡山上這條中橫公路台14甲線車子來來往往,這條公路就是五位施工人員負責開鑿,他們的墓面朝著這段公路過了60年後,退輔會預計將立碑紀念讓大眾了解他們的付出。中橫公路上合歡山依然屹立而這段由前人血汗開鑿的路途,所換來的是時今遊客往來的歡笑聲。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中橫開路一甲子 退輔會紀念榮民貢獻
退輔會感謝榮民付出 武陵農場賞櫻享優惠
武陵櫻花季「榮民有感」優先開放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