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國中獲跨域美感卓越獎

中正國中將藝術帶入校園,學生近距離接觸藝術,不同領域的課程,和游於藝的藝術展覽結合,學生收獲豐碩,榮獲教育部跨域美感卓越獎。(記者簡麗春攝)
中正國中將藝術帶入校園,學生近距離接觸藝術,不同領域的課程,和游於藝的藝術展覽結合,學生收獲豐碩,榮獲教育部跨域美感卓越獎。(記者簡麗春攝)

▲中正國中將藝術帶入校園,學生近距離接觸藝術,不同領域的課程,和游於藝的藝術展覽結合,學生收獲豐碩,榮獲教育部跨域美感卓越獎。(記者簡麗春攝)

教育部「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優良學校名單揭曉了!基隆市中正國中榮獲教育部跨域美感卓越獎。中正國中是本市國中國教輔導團藝術領域中心學校,也是廣達文教基金會「游於藝展覽計畫」基隆市的盟主學校,校方長期以實際行動,將藝術展覽帶入校園,讓師生近距離接觸藝術,並將不同領域的課程,和游於藝的藝術展覽結合,進行跨領域統整課程的設計,讓展覽的效益極大化,也讓學生學習更完整。

108學年度中正國中廣達遊於藝的展覽主題為「光影巴洛克」,除了讓學生了解作品的風格形式分析,還有理解創作者的生平與其時代背景之外,教師團隊扮演統整協同的角色,整合各學科領域,包含語文、社會、自然、科技以及藝術等,打破領域間的界線,以共同備課與設計,將展覽與校內課程結合,著重於「光影巴洛克」展品的理解、詮釋與再現。

中正國中發展「雕光見影」跨領域課程,先由視覺藝術老師分析介紹展覽內容,之後盤點課程,找出各學科和展覽有關的課程與主題。

老師們在各自的課堂上,按照本來的教學進度實施課程,融入巴洛克時期的歷史脈絡、疆域變異、科技發展、藝術風格等,並和學生探討有關的文學與科學面向。

讓學生從巴洛克時期作品中光影的變化,領略十七世紀歐洲藝術家創作的緣由與精神,並了解當時基隆在大航海時代中的重要地位:1626年西班牙人來到基隆,展開貿易與探險的旅程,建立聖薩爾瓦多城。

除了實施以藝術展覽為核心的統整課程外,也和學校圖書館合作,推出以「雕光見影」為主題的系列活動,藉由書展、展場布置、小小說書人入班導讀、校園攝影比賽、光影戲演出與手影藝術家張正龍老師到校分享,讓師生更有參與感與凝聚力。

其中的光影戲,運用3D繪圖與雷射切割機製作戲偶,由創客社及玩藝社負責製作演出,故事和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人佔領基隆和平島的歷史有關,學生們構思討論如穿越劇般的劇本,關於基隆和西班牙文化與歷史的比較,並擴展國際觀與國際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