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級好難! 薪資停滯、財富分配不均

社會中的中產階級,往往被認為是穩定的一群,不只收入好生活也穩定,也被不少人所嚮往,如今卻不一樣,透過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數據,台灣家庭財富淨值分為五個等份,中產階級所處的第三分組,平均的家庭財富淨值是906萬,比30年前拉高非常多,但薪資多年未漲,再加上通膨以及資產累積不均,現在成為中產階級也越來越不容易。

圖/TVBS
圖/TVBS

只要有空閒的時間,自媒體工作者阿家就會動手剪輯影片,除了在社群上經營,阿家還是一位補習班老師。

自媒體工作者阿家:「我覺得興趣跟工作我還是覺得要能結合,再來就是我覺得那會,限制我未來的方向跟發展,對所以我做的選擇跟改變,就是我選擇用這個兼職,然後用自己存的錢來做更多的投資跟多元的收入,甚至是斜槓培養自己的其他技能,那我自己是選擇這個,現在的自媒體趨勢做短影音。」

為了創造更多的收益,阿家沒有放棄原本的補教工作,也積極投入其他產業,目的也是為了以後的日子可以過得更舒服,未來如果成家,也就意味著必須更努力。

自媒體工作者阿家:「因為事實上確實是如此,但是我覺得如果你找到一個,可以跟你一起合作的伴侶,那其實或許還會增加你們的收入。」

而社會中中產階級,往往被認為是穩定的一群,也被不少人所嚮往,但現在不論是要成為中產階級或是維持,都越來越不容易。

人力銀行發言人曾仲葳:「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數據,把台灣的家庭財富(淨值)分成五個等份,那中產階級位處的第三分組,平均的家庭財富是906萬,那對比30年前,其實門檻拉高了非常多,可是如果我們再拿整體的台灣家庭平均財富來看,1638萬兩者之間又有非常明顯的落差,所以表示說極富的家庭,拉高了台灣整體的家庭財富平均。」

也就代表財富分配極端化更加明顯,讓中產階級備感壓力。

自媒體工作者阿家:「一種是他出生就注定此生,不會離開中產階級甚至是在這之上,所以他們的人生就是,時間到了就有房子車子就有老婆、小孩,因為錢不是他需要考慮的問題,這是一部分的朋友;那另外一部分的朋友就是,他們需要慢慢的努力累積,那像這種朋友包括我自己,就是時間就是最重要的就是我的一切。」

人力銀行發言人曾仲葳:「薪資長期停滯不漲、然後我們的生活水準,應該說生活的物價不斷的提高,這樣的情況之下會讓中產階級的生活水準下降,然後會產生一個相對剝奪感,那因此我們就以房價為例,可能30年前的中產階級,靠一個人的薪水他們可以養活全家,可以買房子付頭期款繳房貸,但是現在如果要靠一個人的薪水完成這些事情,恐怕是非常困難的。」

一旦中產階級漸漸消失,等於少了社會中較為穩定的力量,讓窮人和富人間的緩衝不見,社會的危機也將浮現。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當你的社會的流動越來越僵固了,慢慢地你的階級被固定的時候,就慢慢地就有所謂階級意識,那階級意識就會產生一些衝突,再加上我們過去政府一直把問題,我覺得是絕對貧窮的問題,把它引導成是一個,所謂財富分配惡化的問題,就是說我去打房、我課豪宅稅,這種東西慢慢就會產生一個氛圍,就是所謂仇富的心態。」

尤其現在資產的累積,已經不像過去是靠職業訓練或是勞務價值,而是股市以及房市,但要投入的門檻更高,也就讓階級固化讓差距擴大,如果政府沒有實質作為,社會的對立一觸即發。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縱使我們過去認為是一個高收入的所謂的醫生,他現在在這種整個財富的重分配的過程當中,如果他自己本身沒有透過置產,累積很多的財富他可能會變成就是,相對來講就變成貧窮了,政府有很多地方可以做的你的社會住宅,你的一些東西的一種生活品質的,透過政府的資源的投入,讓這些收入比較差的或是中等的人,你可以過一個好的生活。」

學者建議從最基本的居住正義改變,抑制房價,也能降低生活的剝奪感。

更多 TVBS 報導
我國「貧富差距」再惡化!30年前16.8倍 飆至66.9倍
中產焦慮! 中研院士:高薪集中、教改不成功、稅制需改
美5月就業、薪資又加速! IKEA「虛擬商店」徵才
真的嗎?最窮20%家庭 深藏許多隱性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