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學者計畫」得獎揭曉 4位中生代學者獲獎

中研院願景與學術發展目標,成就全球頂尖研究,善盡關鍵議題上的社會責任,亦要延攬及培育卓越人才。資料來源/中研院「中研學者計畫」
中研院願景與學術發展目標,成就全球頂尖研究,善盡關鍵議題上的社會責任,亦要延攬及培育卓越人才。資料來源/中研院「中研學者計畫」

首屆「中研學者」計畫獲選名單 中央研究院1日公布,獲選者為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郭力維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數學系陳國璋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許翺麟教授,及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黃貞穎教授,共計4位學者。

中研院表示,獲選學者最高可有每年新臺幣800萬元、每期5年的研究補助經費。院方特別編列「中研學者」計畫獎助經費予院外得獎學者,並以「中研學者」之名合聘。中研院強調,為擴大各大學的優秀中生代研究人員參與,114年度中研學者計畫中各校推薦申請人數將增至5人。

「中研學者」計畫於112年推出,由中研院攜手國內大學,深化實質的學術合作與交流,獎勵我國55歲以下、副研究員或副教授以上學者具原創性之研究。中研院學術諮詢總會執行秘書邱繼輝表示,此項計畫採推薦制,院外各校至多推薦3名學者,本屆全國計有21所大學推薦各領域共42件計畫。

同時,中研院從今年度「深耕研究計畫」中遴選3名學者,獲選為院內中研學者,分別為歷史語言研究所巫毓荃副研究員、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修丕承研究員,及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許惠真研究員。

其中,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郭力維獲選計畫「實驗地震滑移之斷層泥摩擦特性」,試圖模擬地震斷層及地熱地體構造的狀況,研究斷層泥產生的地震滑動與摩擦演變,了解地震破裂、地熱應用,以及淺部火山地體構造相關的物理化學作用。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黃貞穎獲選計畫「感知與偏好的生物基礎」,預計透過設計行為實驗研究果蠅的時間偏好,並利用人體生物資料庫或進行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找出與偏好相關的基因,將數據與影像結合,提供基因影響偏好機制的進一步見解。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鋼鐵擂台」成真!輝達黃仁勳對戰馬斯克 台廠要選邊站
馬斯克要哭了!小米電動車正式上市 超甜售價硬槓特斯拉
電價漲!華城、士電大爆發「這類股上演補漲秀」2檔先噴45%小試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