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租法說會 3億人民幣退稅最快6月可望入帳

中租(5871)日前股價突然遭外資大賣跌停,引爆市場關注,今(13)日下午舉行法人說明會,外界關注一次性的中國大陸退稅(財政返還)3.3~3.4億人民幣,截至4月還沒收到,影響首季及前4月獲利下滑,公司財務長陳文正表示,預估最快6月有機會入帳。公司也重申今年東協、中國大陸與台灣業務成長一成目標不變。
延伸閱讀:兇手抓到了?中租跌停因一份外資報告 公司也2度急發聲明

中租法說會 3億人民幣退稅最快6月可望入帳 。中租內湖大樓。圖/中租提供
中租法說會 3億人民幣退稅最快6月可望入帳 。中租內湖大樓。圖/中租提供

中租當年到上海申設子公司時,上海市政府承諾在一定比率範圍內,會依照市府財政狀況,把所得稅與營業稅的一定比率退還給中租,中國稱此為財政返還。前一個年度要退的金額,下個年度會在上半年與下半年,分2次退還。

中租第1季獲利因少了中國大陸退稅這塊利益,獲利下滑近16%,引發外資法人關切,成為今日法說會關切焦點,問到是否跟過去一樣有一年約3.3億元水準,何時會入帳?會不會因地方政府財務狀況而遞延到明年元月才入帳?

財務長、資深副總經理陳文正回應表示,中國大陸退稅之前揭露3.3~3.4億人民幣,去年是在3月底之後,今年因為流程上的改變,就中租了解,不是沒有資金,錢已經在地政府內部,但要等查核完才會退稅,最快估6月可入帳,不會有沒有資金今年不能退稅這樣的訊息。

陳文正說,中國受整體環境影響,延滯與不良信用有上升,但中租打呆也加快,信用成本率約今年首季為3%,比去年2.1%要高,帳款回收時間提早打呆,將來回收若有不錯表現,整個年度會有3%。東協部份,泰國、越南延滯率比高,受景氣面影響,未來也要看未來東協地區經濟發展情況而定。

陳文正說,2024年業務目標,三大引擎台灣、中國大陸與東協市場,今年目標業務成長率均為10%,呈現平均分布。中國大陸環境與信用成本部份,已納在原先的預測之中。過去估保守成長二位數,其實在二成以上,今年還是維持一成成長率不變。

至於台灣政府對於消金業務監管趨嚴方面。中租主管表示,先買後付BNPL幾乎是沒有影響,唯一公約新規定交易要有人工的填入,需要一點人工的作業時間跟成本;車輛中古車買賣融資也沒有受什麼影響,作業模式相似,也沒有主管機關認為要調整的地方;只有「原車融資」,在外部經銷商的管理及放款成數這二部份,經銷商去年下半年已加強管理,已近公約甚至更嚴一些,放款成數要求平均低於公約的車價的100%,因整體產業多高於10%,這部份略有影響,但也僅占台灣比重6%左右,衝擊也不是很大,中租會把資金用在其他成長性的業務上。

公司表示,每年股東會都會提長期投資計畫,是為因應金融變動事先預估規畫提出長期募案,但目前並沒有具體說要發,今年也不會發GDR,下半年是否會有增資跟投資計畫?還在研議當中。

中租自結4月稅後純益19.7億元、年減10.8%,前4月稅後純益77.9億元、年減14.4%,累計每股稅後純益(EPS)為4.8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