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籍快艇闖淡水河 專家:恐測防務漏洞成新型態侵擾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10日電)中國籍男子昨天駕駛快艇闖進淡水河漁人碼頭,引發軍事意圖臆測。學者分析,雖無法證明是否由中國政府主導,但共軍可藉此事件間接研判台灣的防務漏洞,政府須謹慎應對是否有新型態侵擾,而海巡、警方及軍方也應釐清管轄權責,確保當事態發生時,能有效立即分工並予以壓制。

中國籍阮姓男子疑因在社交平台發布言論遭舉報,昨天上午駕快艇直衝淡水河防地區,並向趕抵的海巡人員表示要投誠。阮男就逮,經海巡署詢問後移送檢方偵辦,以了解實際動機。

新北八里海灘、台北港及淡水河口,為戍守首都政經中樞「防衛鐵三角」,歷年都是國軍各項演習的演練重點,尤其淡水河的河防演練,目的就是為避免共軍運用氣墊艇等輕快兵力,自淡水河口直入政經中樞。

對於昨天的中籍快艇事件,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指出,這名中國籍男子的動機仍待檢調進一步釐清,但從技術面觀察,若僅透過快艇橫渡台灣海峽,困難較高,推測可能中途有船隻接應。

蘇紫雲認為,此次屬意外被逮,意圖透過快艇來測試國軍應變時間的機率不大,並不具備特殊意義,但無論動機為何,因淡水河口可直通首都政經中樞,相關單位仍必須提高警覺。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提到,台灣的近岸監控技術沒有問題,但海域管理及港口控管的相關作為應與時俱進修正,畢竟中共可藉由像是快艇這類突發事件,間接研判台灣在防務上的漏洞,且政府相關部門亦需留意,快艇與日前金門無人機,是否存在連續性測試的可能性。

國防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舒孝煌強調,後續觀察焦點,在於是否有新型態行動正在醞釀中,以及此次快艇事件,是否民眾自發或是被中國政府所鼓勵。

舒孝煌表示,此次快艇事件不一定與軍事行動有關,但從軍事角度看,不能排除共軍未來會透過萬船齊發、小艇,甚至無人艇直衝淡水河口。因此,除是否再度強化河防,並部署海巡以外的輕快兵力外,海巡、警方及軍方,應深切釐清管轄權責,確保當有更嚴峻狀況發生時,能有效立即分工並予以壓制。 (編輯:張若瑤)11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