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激烈衝突後的中場休息

台灣是中美關係間深度的利益攸關者,因此台灣必須小心地審時度勢,廠商也必須要有高度的政治警覺,才可以在兩強對峙、高度變動的地緣政治風險上化險為夷。

貿易戰起初被認為是美國要解決中美貿易的長期失衡,及復興美國製造業而發動的。但隨後美國再針對中國高科技進行的定點打擊,從中興、華為開始,擴大到千家中國高科技企業、甚至大學變成所謂的實體清單。由於上市企業被美國加入制裁、管制實體清單,往往導致股價大跌,常又被認為是美對中的金融戰。

中美之間的對抗逐漸成為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甚至再外溢到香港、新疆人權的道德輿論戰。台灣在中美全面對抗的大架構之下,一度左右逢源。但就目前發展來看,情況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首先,中美貿易戰雖然還沒有結束,但以提高關稅為主的貿易戰並沒有達到預期縮減中美貿易逆差的效果,反而導致了美國的高通貨膨脹。科技戰幾乎拉進全世界的主要國家與主要廠商對中國高科技進行全方面的圍堵,但華為全新國產化的手機如冰山一角,之下是龐大的完整產業鏈的配合,包含上千半導體元件的國產替代與去美化。金融戰在陸港股市跌入谷底,與大陸地產泡沫消失之後,也並沒有引爆系統金融危機。可以說,對中全面對抗目前也已進入邊際效用遞減的階段。

例如,華為新手機即使仍有許多未知的問題,如良率與成本問題,但其成功突破封鎖仍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部分美國國會議員認為華為是藐視美國制裁禁令,開始要求升級更嚴密的打擊,但對華為、中芯等中國科技企業的科技封鎖與圍堵已是史無前例的,如何還能繼續升級制裁?

深度參與全球化的企業都能理解:最佳的選擇是長期壟斷、獨占與傾銷某個市場。貿易戰或科技圍堵不但使美國企業失去中國市場,反而激活了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如半導體等的國產產業鏈,而這已嚴重威脅美國產業在此一全球最大市場的壟斷獨占地位。因此,美國產業形成的政治壓力團體積極想要扭轉美國的政治趨勢。

美國政府的回應較為謹慎,最近美中關係已從緊張的全面臨界對峙,轉向一場稍微緩和的狀態。然而,一個關鍵問題仍懸而未決:在當前美國濃重的反中氣氛下,很難不進入新一輪的競爭博弈。再者,明年美國大選說不定是一個更激烈反中的候選人當選。美國將台灣問題國際化,透過操縱各國政治人物訪台,就能以極低的成本升高台海緊張局勢,迫使中國不得不制約式的應對。因此當下的緩和,也許只能視為激烈衝突之後短暫的中場休息。

台灣是全球化的重要得利者,但現今受制於大國地緣政治角力的現實,當今政府反而躍躍欲試,摩拳擦掌地參與對自己最大出口市場與生產基地的圍堵,還以為鴻鵠將至。殊不知這種政治力干預的反全球化,擾亂了全球產業鏈和供給平衡,對台灣帶來巨大的災難性後果。例如加入美國對中國的科技與貿易戰,加入晶片四聯盟(chip4),違反比較利益與規模原則,將使台灣半導體產業進入寒冬;而且這種趨勢只要一旦開始就難以回頭。

中國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仍穩步推進國家大目標;美國現在是世界主要領導者,有能力動員盟友壓制中國,還掌握打斷中國發展的遙控炸彈──台灣。只要中美雙方都在尋求自己的戰略目標並削弱或壓制對方,都會使得對抗進一步升級。無論結果如何,這將是21世紀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關鍵轉捩點。(作者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