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談判 智財權、技轉意見分歧

工商時報【譚有勝╱綜合報導】 中美高層貿易代表談判正在華府進行,但傳出雙方在中國經濟結構問題上出現巨大分歧。知情人士透露,沒有跡象顯示中方願意對貿易結構性問題作出讓步。此外,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高級副會長歐玉琳(Erin Ennis)認為,中美在此次談判不太可能會作出最大讓步,顯見中美達成共識的可能性有限。 中美新一輪貿易代表談判於美國當地時間(下同)30日起進行兩天,中國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率團出席,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及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等人也隨行出席會議。 美國則以鷹派貿易代表萊海澤為首,財政部部長穆努欽、商務部部長羅斯、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以及美國白宮經濟顧問納瓦羅也參加會談。劉鶴將在31日與美國總統川普會晤。 根據路透報導,知情人士指出,截至目前為止,沒有跡象顯示中國官員願意對保護美國智慧財產權,並停止要求美國企業轉移技術作出回應。該人士說:「很明顯,在結構性問題上,在強制技術轉讓方面,雙方之間即使沒有寬闊的鴻溝,也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中國官員一直否認強迫外國企業轉移技術,且中方強調他們已經採取措施,改善外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 報導指出,美國業界已對本周中美談判的結果降低了預期。歐玉琳認為,雙方在距離談判最後期限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不太可能在兩日作出最大讓步。「我認為不會有任何重大成果,可以期望的是,中美談判將取得一些好的進展,以在談判期限以前達成協議。」 另據日經中文網引述消息稱,中方已向美方提交貿易協議藍本,包括增加進口美國農業、工業、能源等12種產品,目標在6年內消除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中國並提出經濟結構改革路線圖,包括放寬外資進入中國市場限制、加強保護智財權等的時間表,讓雙方可以確認改革進程。 報導引述消息人士稱,中國已準備作出重大讓步,而川普因為金融市場和經濟壓力,比任何人都想達成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