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外因風熱溼邪侵襲 內因肝膽腎脾失調

中耳炎俗稱膿耳、爛耳朵,屬於鼓室粘膜炎症。執業中醫師林川祥昨表示,傳統中醫認為,中耳炎發病外因多為風熱溼邪侵襲所致,內因多屬肝、膽、腎、脾等功能失調所造成,病因病機總共有三種,第一種是風熱上壅,肝膽火熱;第二種是脾虛溼困,上犯耳竅;第三種是腎元虧損,邪毒停聚。 林醫師指出,風熱上壅患者病情初起,耳內疼痛有閉塞感,聽力減退,伴隨周身不適、頭痛、發熱、微惡風寒等症狀,治宜疏風清熱、解毒消腫,適用銀翹散和五味消毒飲加減。 林川祥指出,肝膽火熱病人耳內劇痛如鑽刺,鼓膜紅腫外突或穿潰溢膿,伴隨發熱、臉潮紅、心情煩躁、口苦咽乾、渴欲飲冷、小便黃赤、大便秘結等症狀,小兒患者症狀較為重,治宜清肝瀉火、解毒排膿,適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脾虛溼困病患耳內流膿纏綿日久,時輕時重反覆發作,流膿量多清稀,甚如水樣,無臭味,耳膜穿孔多呈中央性大穿孔,而且聽力減退比較明顯,伴隨頭暈頭重、精神倦怠、身體乏力、納少腹脹、苔白溼潤等症狀,治宜健脾滲溼、補托排膿,適合用托裡消毒散加減。 腎虧邪停患者出現耳內流膿,日久不癒,時流時止,反覆發作,通常膿量不甚多,膿液污穢,成塊狀或如豆腐渣樣,而且帶有臭味,聽力減退情形多半較明顯,耳膜穿孔多半在邊緣部、鬆弛部,大小不一定,治宜補腎培元、去溼化濁。 腎陰虛類型治療兼具滋陰降火,適合用知柏八味丸加木通、桔梗、夏枯草、魚腥草;腎陽虛類型治療兼具兼溫壯腎陽,適用附桂八味丸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