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挑戰權改「2+N」次 「本壘攻防」捕手接球後才能阻擋

中華職棒20日召開總教練會議,會中決議現有的電視輔助判決,各隊提出挑戰權的次數,把現有的每場正規9局提出2次挑戰後,不管是否成功都無法繼續提出挑戰的規定,改為與日本職棒現行規定相同,如果第2次提出如果挑戰成功,可保有繼續提出挑戰的資格,直到2次挑戰失敗,才喪失繼續提出挑戰的資格;而延長賽則次數歸零,各隊各有1次挑戰權,如果成功,仍能繼續提出挑戰直到失敗為止;另外,8、9局主審可視情況主動提出電視輔助判決的規定則是維持現狀,中職秘書長楊清瓏表示,將從下週(5/28)起的賽事開始執行新規定。

而另一項關於「本壘攻防戰」方面的討論,會中提出回歸「波西條款」避免衝撞保護捕手本意,確認本壘攻防時,除非捕手先接到球,否則捕手不能進入跑者有得分意圖的本壘路徑;若捕手接到球前進入跑者路徑,主審得以判定跑者安全上壘得分;並取消原有但書「無法避免的碰撞之認定」。

原本針對本壘攻防規則補述規定,若依裁判員判斷,捕手合法企圖處理傳球,如為因應傳球的方向、傳球的軌跡或彈跳,或因應由投手或趨前的內野手之傳球等,不得不擋住跑壘員的跑壘路徑,而導致無可避免的碰撞時,則不視為違反規則。在20日的總教練會議中決定取消這個但書。

以這個月14日台鋼與樂天的比賽中,台鋼捕手張肇元在樂天馬傑森搶攻本壘的路徑上接外野手回傳本壘的傳球,兩人發生碰撞,當時現場裁判判出局,樂天提出挑戰後,現場審判委員也以規則補述之張肇元「為了接回傳球而在跑者跑壘路徑上,導致無可避免之碰撞」的但書,張肇元觸殺馬傑森的出局成立,駁回樂天的挑戰,在新的規定下,張肇元當日的接球行為將被視為阻擋跑者跑壘路徑,跑者將被判為安全回到本壘。

樂天總教練古久保健二表示,原本規則就是這樣訂定,目前只是把原本的但書拿掉,捕手原本就不能在接到球前阻擋跑者,而過去中華職棒援用美國大聯盟保護捕手不因與跑者衝撞受傷設計訂定的「波西條款」時,2020年就曾發生認定上的爭議,當時樂天桃猿就曾是主角之一。

先看「波西條款」的由來。

美國大聯盟從2011年巨人隊捕手Buster Posey在一次本壘攻防戰中被跑者衝撞受傷,要進行手術而整季報銷,雖然第2年他很快復出,還拿下年度MVP,後來還入選7次明星賽,但不到35歲就在2021年球季結束後退休,傷勢對他的生涯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美國大聯盟在2011年他受傷後訂定出在「本壘攻防戰」時保護捕手不因強烈衝撞而受傷的「波西條款」,在此之前的美國職棒文化,為了搶分沒在客氣的,不論是跑者或捕手,都是「來啊,直接衝撞吧!看誰撞的贏?」的想法,粗暴而直接的衝撞屢見不鮮,雙方因此受傷甚至引發更大衝突的狀況經常發生,而近年選手薪資價值大幅提升,經紀公司或球團對選手這樣的資產的保護意識也有很大改變,後來大聯盟針對避免雙殺的二壘攻防戰也做出相關規定,也是有選手付出影響生涯的受傷代價下的產物。

亞洲職棒方面,韓職在2015年引進「波西條款」,中華職棒與日本職棒則是在2016年跟進,但不管對各國職棒來說,從小被教導的「本壘攻防戰」包括捕手站位、保護本壘的方式、跑者搶分的方式等等,因應「波西條款」都要在訓練上做很大的改變,而且,在比賽瞬息萬變的狀況下,如何認定,也考驗著各國職棒現場的裁判。

2020年,中職就出現「波西條款」的2次重大爭議。當時兩場都是中信兄弟與樂天桃猿的比賽,第一場9月10日在桃園球場的6局下半,當時還效力樂天的陳俊秀搶攻本壘時,被中信兄弟捕手陳家駒觸殺,樂天提出電視輔助判決挑戰,聯盟審判委員認定陳家駒違反「波西條款」相關規定,改判陳俊秀安全回壘得分,樂天該場以1分險勝。

聯盟賽後開會討論該判決,並臨時決定於第二天公開說明,由當時秘書長馮勝賢親上火線說明,馮勝賢當時的說法是:「陳家駒接球時還看得到壘包,但準備觸殺時,腳把本壘封住,因為捕手封壘的守備行為,導致跑壘員可能得分的狀況消失,因此確認原本輔助判決沒有問題。」但有選手與教練認為當時與春訓時說明的方向不同,馮勝賢的解釋是「聯盟會做滾動式修正」。

這次的判決,包括聯盟後續說明的記者會,都引發了不少討論甚至爭議與網路論戰;後來9月18日同樣兩隊對戰,改在中信兄弟洲際主場,1局下陳子豪搶攻本壘,樂天捕手林泓育將他觸殺出局,中信兄弟認為林泓育有阻擋妨礙的行為提出電視輔助判決挑戰,但聯盟維持原判,當時中信兄弟總教練丘昌榮抗議後被驅逐出場。

選手時期是捕手出身的古久保健二,當時任職富邦悍將投捕教練,該年9月10日的爭議判決他就認同電視輔助判決後的改判結果,而這次他改在樂天桃猿執教,基本想法仍一致,他也認為包括野手的回傳球與捕手站位,都要因應目前規定特別注意。

中職會長蔡其昌2021年上任後,決定全面盤整聯盟規章制度,當時也特別提到前一年引發爭議的「波西條款」認定的問題,後來聯盟在這項規定做了「補述」的但書,而20日的總教練會議,再決定將此但書取消。

台鋼雄鷹總教練洪一中也是捕手出身,2020年他任富邦悍將總教練時,就曾表示:「球若先到跑者不能撞,腳若先到捕手不能擋。」應該是波西條款的原則,但也有選手與教練認為,原本波西條款是為了保護捕手,現在很多的認定反而限制了捕手的守備方式,更有不少人認為臨場的判決,往往是「自由心證」,才容易惹議。當然,以5月28日開始確定的現行規定來說,外野手直傳本壘或內野手的轉傳,位置都要拿捏得更精準,在捕手接球站位無法在跑者搶攻本壘路徑上,傳偏的傳球都會造成捕手很大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