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風場首座風機完成安裝 邁向2024年如期併網里程碑

中能發電公司宣布,中能風場首座風機成功完成安裝邁向2024商轉里程碑。圖/中能風場提供
中能發電公司宣布,中能風場首座風機成功完成安裝邁向2024商轉里程碑。圖/中能風場提供

中能發電公司今天(13日)宣布,中能離岸風電計畫(中能風場)首座風力發電機已於日前成功完成安裝,象徵風場邁向2024年如期併網的重要里程碑,中能風場併聯商轉後預估每年可發電逾11億度,年減碳潛力達55萬噸。

中能風場位於彰化外海,共預計安裝31座Vestas V174-9.5MW離岸風力發電機。此次成功完成首座風機安裝,中能發電公司表示,有賴於中能團隊、計畫股東中鋼公司與哥本哈根基礎設施基金(CIP)、風機運輸與安裝承包商台船環海風電工程、Fred. Olsen Windcarrier、風機系統商Vestas及其下包商上緯、天力、永冠、華城電機、華新麗華等夥伴的通力合作,從生產製造、零組件組裝,到海上風機安裝皆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除

中能發電公司說,另外也要歸功本土水下基礎與施工供應商興達海基、俊鼎機械及台船環海的努力,使風場31座水下基礎製造與安裝於今年3月初全數完成,後續風機安裝方得以順利開展。

中能發電公司董事長王錫欽表示,中能風場不僅是台灣本土化比例最高的風場,也期許能盡速為台灣的再生能源開發做出實質貢獻,首座風機的成功安裝更為風場如期於2024年完工奠定堅實基礎。中能風場併聯商轉後預估每年可發電逾11億度,年減碳潛力達55萬噸,效果顯著。

中能風場執行長Joris Hol表示,植基於中能團隊與供應商Vestas、台船環海、Fred. Olsen Windcarrier的同心協力,中能將持續以安全高效的標準推進作業,期盼能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所有離岸安裝工程,達成如期併網的目標。

CIP區域總裁許乃文表示,中能風場會是CIP繼彰芳西島離岸風場後,再度於台灣離岸風電史上達成準時交付且肩負最高國產化的風場。CIP在第二階段潛力場址與國際及本土供應鏈所累績的實績,也成為CIP於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的基礎。

中能風場開發範圍為經濟部能源局公布的29號離岸風力發電場址,位於彰化外海。中能風場於2018年5月通過經濟部遴選,獲配 300 MW 容量,2019年1月取得籌設許可(EP),同年 2 月與台電簽訂風力發電離岸系統電能購售契約(PPA),11月獲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原工業局)產業關聯審查通過。2023年取得施工許可(WP)後逐步展開各項海事工程,規劃於 2024年底前完成併網。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勞保年金王就是你!達人4招教戰 不用延後退休 照樣月領5萬元
5家股利最新!賺5毛給1塊 這家營建股「配息1.5+配股5」老總親曝原因
降息卡關!美國有可能升息?聯準會大咖吐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