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臺灣健行趣 甩肉放鬆身心

記者李佩玲/專題報導

秋高氣爽的季節最適合步道健行,不僅可放鬆身心享受芬多精,還能欣賞療癒的山林美景。中臺灣有許多特色步道,如具有歷史風味的獅山古道及挑水古道、視野遼闊的竹坑南寮登山步道,以及充滿挑戰性的大坑4號步道等;不妨趁著假期,來趟步道小旅行,甩掉多餘熱量,伸展筋骨提升免疫力。

竹坑南寮登山步道視野遼闊 慢活愜意

位於臺中市龍井區的竹坑南寮登山步道平坦好走,是條適合全家大小同遊的健行路線。沿步道而上可到達大肚山的南寮里,視野遼闊。時序入秋,部分樹葉轉紅相當漂亮,走累了還可在大榕樹涼亭片刻休憩,體驗自然慢活的節奏;抵達最高處的景觀臺除可欣賞大肚山之美,享受山林幽靜的愜意感,還能眺望北起臺中港,南至彰化線西鄉及大肚溪出海口,無論是薄霧晨喚或夕陽餘暉,狹長海岸線風情及觀山景致,盡收眼底。

獅山古道地質景觀 風景宜人

獅頭山座落苗栗縣南庄鄉與新竹縣峨眉鄉交界,層巒聳翠,奇岩林立,山中現有寺廟11座,大部分依天然岩洞建築,掩映於青山綠樹間,錯落有致,意境空靈,連接獅頭山前後山間的「獅山古道」,可說是一條「朝聖古道」。獅山古道分為南庄鄉前山和峨眉鄉後山兩部分,前山地形陡峭較不易行,後山緩坡好走。走訪獅山古道沿途可見歷史悠久的廟宇古剎,與著名的獅山大石壁,巨大岩壁是獅頭山特有的地質景觀,而古道的至高點望月亭,原為日據時代的「高仰亭」,於亭中可眺望溪谷風光,景色宜人。

大坑4號步道圓木棧道 挑戰膽識

腹地廣大、橫跨群山的大坑風景區,素有「臺中後花園」的美名,其最具特色的景點即為12條登山步道,每條登山步道各有特色,且難度不同;其中,4號步道是難度最高的,常吸引許多登山客來此挑戰攀爬。地處海拔470至859公尺間的4號步道,坡度落差極大,尤其,步道中一段長約300公尺的垂直陡坡,被戲稱為「軟腳坡」,踩著圓木棧道登上稜線,不僅考驗登山客的體力、協調性、平衡感,更挑戰遊客居高臨下的膽識。

挑水古道涼亭休憩 享受恬靜

位於彰化縣芬園鄉大竹村與溪頭村間的挑水古道,是早期人們取用山泉水所走的石砌道路,也是八卦山六大挑夫古道之一。清領時期,先民開墾尋找水源,發現八卦山麓一道溝渠長年泉湧,於是在該地挖掘出龍鳳兩口水井,並將取水的山間小路用岩石砌成階梯步道,步道建成時間已不可考,推測至少上百年歷史,兩口水井現在已經乾涸,而這地方一直到139縣道大彰路與彰南路擴建完,才結合防洪水渠,重新闢建為登山步道。古道沿途設有涼亭、木椅,供遊客稍坐片刻,靜靜享受山林中的恬靜時光。

秋高氣爽的季節最適合步道健行,不僅可放鬆身心享,還能欣賞療癒的美景。(取自臺中市政府網站)

大坑4號步道的圓木棧道與自然美景相融合,營造出穿梭林間的氣氛。(取自臺中市政府網站)

竹坑南寮登山步道可眺望北起臺中港,南至彰化線西鄉及大肚溪出海口景致。(取自臺中市政府網站)

獅山古道為連接獅頭山前山及後山間的通道,全長約5公里。(取自參山處網站)

資料來源:內政部消防署網站、記者李佩玲整理

資料來源: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網站、臺中觀光旅遊網、記者李佩玲整理

挑水古道早期是人們取用山泉水所走的道路。(取自參山處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