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冰河戀

紀宗仁 水上市場
紀宗仁 水上市場

文/王源錕 圖/紀宗仁

台灣位處亞熱帶,很難想像古早以前也曾經歷過冰河期,有甚麼證據呢?大甲溪上游七家灣溪的國寶魚—櫻花鉤吻鮭,就是一種冰河孑餘魚類。如今台灣只能在高山見到一些殘存的冰河痕跡,要看「活生生」的冰河只能到國外了。

第一次接觸到冰河是在三十二年前,那時我們從美國阿拉斯加州首府朱諾搭上遊輪,展開冰河峽灣之旅,更換乘小船靠近冰河前緣,既驚險又刺激。阿拉斯加冰河峽灣是世界上除南北極之外冰原面積最大的地方,已被命名的冰河多達二十六條,這些冰河經年累月向下滑動推擠,在海灣形成一堵堵高聳的冰牆,不時崩塌入海發出轟隆巨響掀起滔天浪花,海面浮冰上躺著曬太陽的海豹,從我們船邊緩緩漂過,這一幕多療癒啊!

遊輪終點在加拿大溫哥華,接著沿洛磯山脈向南行,一路上風光優美景色如畫,來到鼎鼎有名的哥倫比亞冰原。這座冰原是北美大陸的分水嶺,其幾條主要冰河融化的「天山雪水」,向北流入北冰洋,向東流入大西洋,向南向西流入太平洋。我們不只「遠觀」還要「近玩」,搭著輪胎比人高的超大巴士開上冰原去,跳下車踩在冰上感覺好奇妙,冰河不是應該會流動嗎?可是它有動等於沒動,彷彿眼前一切都靜止了。

2015年到德、瑞旅行,搭齒輪火車上歐洲最高的少女峰火車站,全歐陸最長的阿雷奇冰河,此刻就在我們腳下!大家全奔到戶外,享受置身冰雪世界的喜悅,如果能有更多時間參加冰河健行,那該有多好?2018年西藏之旅,一路上經過好多冰河,行行復行行來到海拔5150公尺的絨布寺,這座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寺廟,位於珠穆朗瑪峰(聖母峰)絨布冰川末端,接近攀登珠峰第一基地營的地方,遠眺著絨布冰川和世界之巔,我只有仰望與讚嘆!

冰島超過十分之一面積被冰川覆蓋,其中最壯觀的是瓦特納冰川,遠遠望去綿延不絕無窮無盡,冰川南端有座湛藍色的傑古沙龍冰河湖,這是一個開口流向北大西洋的潟湖,瓦特納冰川崩解的浮冰被沖到黑色沙灘上,晶瑩剔透的冰塊在太陽照射下有如鑽石般璀璨,因此被稱為「鑽石海灘」,光用想像的就知道有多美。

我們搭乘俗稱「水鴨子」的水陸兩用車遊湖,在千姿百態的浮冰間穿梭,女導覽員要我們先別急著拍照,先看看她懷裡抱的那塊大石頭,錯!那不是大石頭,而是冰川崩解流下來的萬年冰塊。她掏出小冰槌,三兩下就把大冰塊敲成小碎塊分給大家,光含一口來自冰島第一大的瓦特納冰川的冰塊,冰島之行就值回票價了。

嘗過冰島第一大冰川的冰塊滋味,還有甚麼新花樣呢?冰島第二大冰川叫做朗格冰川,冰島語的意思就是「很長的冰河」,我們搭乘由飛彈運輸車改裝的「怪物卡車」前往冰洞探險。藍冰洞是由一群冰川專家、地質學家和專業建築工人合作,在朗格冰川內部打造出一條迷宮般的隧道。有如廣寒宮的冰洞裡不時滴下剛融化的冰水,顯得十分濕滑,我們的防水鞋雖具止滑效果,但如果沒有走在防滑地墊上的話,還是可能摔到仆街。

在LED燈烘托下,冰洞內的藍色調顯得迷離夢幻,冰牆上一道道深色線條是每年降雪線刻畫的痕跡,有如樹木的年輪。小心翼翼抵達冰川「心臟」位置,似乎可以感受到它脈搏正規律跳動著,冰洞雖然是人工雕鑿,但我們所看到、碰觸到的卻是真真實實、歷經千百年堆積而成的冰川,深處其中人是脆弱且渺小的。走到傳說中夢幻的藍冰洞教堂,裡面有冰雕的祭壇、十字架和座椅,此情此景聖潔冰清,如果趁機向心愛的求婚,答案應該都是「Yes」吧?

來到南半球的紐西蘭福斯冰河,這條長十三公里、落差達兩千六百公尺的巨大冰河,因為海拔高度較低,和法蘭茲.約瑟夫冰河並列為世界上最容易親近的兩條冰河。在鄰近的小鎮自費搭直升機勇闖冰河,搭機前要先量體重、講解安全須知,螺旋槳轟隆作響,駕駛員比根大拇指代表OK出發!直升機一下子就飛到福斯冰河上方,向下俯瞰景象無比壯闊,看似平滑的冰河表面其實有很多裂縫,透過長鏡頭清晰可見。終年積雪的山頂粉妝玉琢,山與雲之間那抹淺藍就是塔斯曼海。直升機穩穩地降落在冰河之巔,三十分鐘的行程,只在上面停留五分鐘,抓緊時間拍照之外,還在軟綿綿的雪地躺上片刻,才依依不捨搭直升機從仙境回到凡間。

隔天我們步行去看法蘭茲.約瑟夫冰河,那裡有塊解說牌,說明1908年的冰河前緣,正是我們現在的位置,如今已相去甚遠!因溫室效應的緣故,地球持續在「發燒」,世界各地的冰河正快速退縮、消失,氣候變遷帶來各種浩劫,人類若再不提出對策,終將自食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