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夢迴鐵道

文/陳竹奇 圖/熊妤

竹崎,海拔標高一二七公尺,是我的故鄉。

我從嘉義火車站走出,原本是要去搭縣公車回竹崎。經過阿里山森林鐵路小火車售票口,看見一對夫婦帶著兩個小孩,買了四張票,準備坐兩點的小火車到竹崎。

我看了一下票價,四十元,比我搭公車還便宜!雖然,從竹崎火車站走路回家,要繞一點路,但是從嘉義坐小火車到竹崎,我這輩子好像沒試過,就姑且一試吧!反正,小火車比公車還早十分鐘出發呢!

走進我剛剛才離開的第一月台,不禁拿出SONY手機拍下阿里山鐵路的招牌,把照片傳上臉書順便打卡,心情突然轉換成觀光客了!自己心裡暗自竊笑!

小火車的柴油火車頭緩緩駛進嘉義火車站,在第一月台第十車廂的位置,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十幾個乘客陸續上車,中間混進一個歸鄉的遊子!長條型塑膠座椅分列兩旁,很隨意地入座,夏日的週末午後,一股慵懶的氣息湧上心頭,我就姑且把自己當觀光客吧!

火車啟動後,緩緩地經過嘉義鐵道園區,這列火車成為許多遊客攝取鏡頭的對象,也許我們也因此入鏡了。還有一些在平交道等候的年輕機車騎士揮手跟我們打招呼,好濃厚的人情味!我臉上此時應該也露出了微笑。

北門驛到了!附近有一個檜木村,是運用檜木把整個鐵道宿舍重建,不知情者還以為來到大正時期的日本。這一站過後,就直接開往竹崎了,中途不再停留。北門驛也上來不少遊客,還有很多人拿起相機對火車拍照,我也不甘示弱,拿起數位相機對外取景,算是打成平手。

火車搖搖晃晃地經過了許多田園,有芭樂園、波羅密、番薯田、荔枝園,過鐵橋涉溪,溪邊一大片芒草,還有光禿禿的沙地。火車左右晃動之際,我的思緒開始漫無目的地遊走著,循著小火車這條線索,大姊夫家在交力坪,二姐夫家在十字路,國中同學住在水社寮,大學去過的奮起湖,爬獨立山經常駐足休息的樟腦寮,還有初戀女友一同漫步在鐵道上的情景,交錯地浮現著,在鐵道的盡頭。

我曾經陪著母親到十字路去探訪初嫁的二姐,那裡的空氣格外清冷,森林經常籠罩在霧中,鐵道旁有人飼養著鹿,雜貨店裡擺售著原住民獵人捕獲的鼯鼠,聽二姊夫訴說百步蛇的毒性發作如何迅速,讓獵人在百步內就心臟麻痺而倒地不起,至今心有餘悸;有時候二姊夫用火把燒焦了附近山上的虎頭蜂窩,把蛆一樣的蛹烤來吃。

國中時,跟幾個要好的男生到水社寮拜訪一位女同學,三人之間瀰漫著一種看似複雜其實簡單的情愫,互有愛慕,但卻都心照不宣,晚上圍爐聽年長者說鬼故事,白天到臥龍谷攀岩,在鐵道旁驚奇地圍繞著艷紅的槭樹,爭辯到底是不是楓葉,年少輕愁,略帶苦澀,詩般的年華,隨著漫步在鐵道上,滿溢到兩旁的秋色。

國中暗戀的女生,到大學時修成正果,遠在台北求學的我每週末都渴望返鄉相會,就約在國中校園,徜徉在那些白衣黑裙的日子裡,我寫著累累詩篇,只為了打動芳心,窺見美麗的容顏;有時,攜手在鐵軌上競走,一人一條,看似平行線,卻是可以一直牽手,不管過程如何曲曲折折,看似沒有盡頭。

鐵道的盡頭,是竹崎車站,鐵路因為颱風不斷肆虐,早已柔腸寸斷。火車只能走到這裡了!就像我的回憶也只能到這裡停步了!回到家,但無法回到過去。只能在這列火車上,在搖搖晃晃的夏日午後,在慵慵懶懶的混沌思緒裡,捕捉一些情景、幻影,有些是童年的回憶,有些是苦澀的青春,有些是初戀的甜蜜,有些黑白的畫面,無法辨識它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