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拉花不是花
文/圖 妍音
那時社會氛圍裡還不流行拿鐵,尋常生活中少年的妳不曾品嘗咖啡,對於奶泡拉花更是一無所知。
六零年代中期,妳是生澀少女尚未雙十,大姊生產的消息經由大姊夫電話傳來,次晨妳便陪同母親由台中乘坐台鐵南下,記憶中妳第一次踏進府城,還來不及細細欣賞車站一眼,便急急出站並和母親立刻招來一部計程車,直奔郭婦產科。乍見大姊頭胎新生娃娃,第一印象是瘦小,但活力滿滿。嗣後經大姊細心照料,終也長得壯碩健康。外甥後來至加拿大求學就業,彼時尚無line、facetime等新科技溝通軟體,拜方興未艾的網路之賜,已能以電子郵件快速傳遞訊息與思念。大姊因此也努力學習電腦,藉由電子郵件與她大兒溝通交流,那時大姊的拼布手作因加入螞蟻拼布社,在老師的帶領下展開了開闊自然的拼縫新創意,每一幅作品先有發想,再有文字說解,然後才裁剪布塊進入拼縫,最後完成的作品意象飽滿。
有時閒聊時大姊說起她將進行的作品,央著妳幫忙捉刀三兩句,但妳總要大姊自己先想過一遍,有一份自己的初稿,妳再就她的心思略作調整,純然的新嘗試,大姊滿意妳也小小歡喜。
有一期拼布課程的主軸是水,社團老師希望成員以水的姿態、概念和各種蘊涵去營造構思自己的作品。大姊那幅拼布作品有水紋、拉花如心弦,再加數只咖啡杯,是傾斜的飲盡了思念。
課堂上除了解說創作發想外,每一位成員也需要為自己的拼布作品寫上一段文字,大姊和妳交流之後,妳依然請大姊先自行發揮,大姊絞想後寫了滿滿二百多字的思念。
之後妳姊妹倆進行討論,精簡了部分段落,最終以八十五字呈現。
拉花終究不是花
倒拉出了心裡無數牽掛
不是距離不是問題
眼底映照的白天是夜裡
生命裡 含帶些許淡淡哀愁
最濃最醇最甜最美
有著不捨小小無奈
只能寄情於針線
將縷縷牽扯的思念
注入大海綿延千里
這幅拼布作品大姊原屬意「拉花不是花」之名,幾經轉折到作品完成時,大姊更清楚自己掛懷遠在太平洋彼岸的愛兒,作品名稱遂有了更貼切的定義。「思」含義極深,同時也是2012年台灣國際拼布大展的參展作品,分別於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與葫蘆墩文化中心展出。
作品展出時據說總能吸引看展民眾佇足細品,教大姊欣慰於對遠在美洲大陸大兒的思念,經由拼縫手作不但流淌個人心間,還被廣大拼布藝術雅好者欣賞。有什麼比作品被讀懂被理解被欣賞更讓大姊喜悅啊!
高雄氣爆隔日大姊中風,她那個初生瘦小的大兒兼程由加國返台,大姊當時在醫院加護病房,火速趕回來的大兒便夜宿家屬休息室,病情穩定回到普通病房後,諸多親朋好友陸續前去探望,但過多探病人群圍繞關切實在堪憂。
「太多人擠在床邊,二氧化碳過多,不利病人。」
大姊大兒話本就不多,但總擲地有聲,大姊回以欣慰嘉許眼神。
還有誰會這般無聲交流,唯至情至性母子。一段不短的治療期後,大姊恢復日常,右手一切安好,能握能拿還能寫,之後依然不能忘情拼布,仍然興致高昂地回到社團與夥伴們一起浸淫拼布藝術。
一路走著,大姊從最初的師從日籍老師山本教江學習家飾手縫,傳統技法引得大姊一頭栽進針線美境,這是起點。而後由點到線再到面,層層拉開,彷彿圖畫一般,妳喜歡這樣看待。
螞蟻拼布社團開啟大姊另一隻眼,一幅作品的創作繪製,從小飾物件走到大自然風,從閱讀書籍到心得分享,從分組布局到集體創作,拼布再不是關起門來,窩在自己小小工作檯上的針線之舞。妳欣見大姊跨出步伐,進行與人與拼布與環境與自然生態的生命舞曲。
人生所有事自有起點與終點,大姊與拼布的生命舞曲最終也畫下句點,終結於疫情三級警戒之前。
停靈期間大姊靈前日日奉上一杯拿鐵,拉花終究不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