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黑森林幸福華爾滋〉穿越時空的行旅

文/攝影 李燕瓊

年輕女孩穿著傳統服飾穿梭在慶祝活動中。
年輕女孩穿著傳統服飾穿梭在慶祝活動中。

因為疫情停辦了二年,我市Staufen終於今年又重現浮士德年代的生活風貌。

每年九月的第三個周末,市政府都會舉辦一場盛大的派對:Stadtgeschichten(時光之旅),老城區再次呈現出中世紀的故事場景,廣場上傳統樂器演奏著古老的音樂,廠商販售多樣化的傳統手工藝品,人們穿著中世紀服裝和長袍,騎

士穿戴神氣光亮的盔甲,劍客舞著劍,營地帳篷旁生起了營火,大家跳舞、唱歌和喝酒(尤其快被遺忘的維京藥草酒Trank der Wikinger),將大家帶回了久遠的老城區時代,重溫1252年間的多樣化歷史故事和傳奇。

廣場和街道旁,各種古老戲劇的演員們穿戴著五彩繽紛的傳統戲服現場演出,兒童劇裡的小演員們自信地扮演了各自的角色〈浮士德劇〉是每年的重頭大戲。不得不佩服德國對傳統民俗文化與節慶的維護更發揚光大,不論是食:如聖誕節才吃得到的stollen(聖誕麵包),衣:巴伐利亞的婦女傳統服裝Dirndl(尤其啤酒節必穿),住:德國黑森林區的傳統木造建築Fachwerk,行:電車或馬車,育:如雙軌技職教育(Duale Ausbildung)和師徒制教育,樂:嘉年華狂歡節、慕尼黑啤酒節、聖誕市集等,各種活動都原汁原味呈現,更具寓教於樂的長遠深意。

德國各邦對舊建築、舊城區極盡修復與維護不遺餘力,如我市有1200年以上歷史的古堡,德國大文豪歌德筆下的浮士德,因煉金爆炸被取走靈魂的700多年歷史的Gasthaus zum Löwen(獅子旅店)、600多年的家族老酒廠…;又如與捷克邊界的有名度假村Schmilka,當地的生活型態、餐飲、飯店陳設、建築風貌…等,仍延續、保留了200年前的古老氛圍,觀光業者主張去到那裏就是「什麼都不做」的自在,讓時間與記憶停駐在200年前…,都是以「保留傳統文化的元素」為前提,加入現代的理念創意,賦予文化新的風貌與價值,更而「永續發展」。

近年來台灣努力推廣的文創,呈現著「現代人對古老生活和慶典活動的記憶與懷念」的情感,我所謂的「加入現代的理念創意」是指可以和傳統兼容並蓄且平衡地前進發展;如Schmilka從經濟衰退的老城,翻轉為星級度假村;又如台灣的如三峽老街、大溪老街、板橋林家花園…等,既保有了懷舊傳統文化的精神,更增加了創新後的生產力,價值核心就是「創新生產力」。

歡快輕鬆好奇地度過了三天慢悠悠的「時光之旅」,彷彿走進黑夜的星空,遇見一串串亮閃閃如螢火蟲的燦爛星光,在戒慎恐懼的大疫情日子裡,難得的好心情瞬間彷彿疫情不存在了,真有雪中送炭的溫暖,一如市長在開幕時說的:希望這次活動開啟如常的生活大門,從此大家平安健康,萬事順利。很稀鬆平常的祝福,此刻聽著倍覺不易和珍惜,祝願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