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薈〉墨海行舟,彩霞如練

■許悔之 攝影/林煜幃

做為一位台灣獨具特色的詩人、出版人,許悔之近年醉心藝術創作,他透過文字與詩意、思想,完成了許多別出心裁的藝術作品,受到矚目。

今天這個專輯,可說呈現了他近年投身藝術的思考與軌跡……
——編者

「對許悔之來說,手墨既詩非詩、亦詩亦畫,皴擦既是水與時間的滲透,亦是心之停駐的瞬間。一字一印皆因緣,生發之處雖各有情理,然脫法手墨的書寫本義,在於追求宇宙蒼穹般的壯闊,得大自在,照見萬有之變的可喜與可愕。」

「許悔之的手墨創作,筆端自帶佛心世情,熠熠如夜空星辰,指引所歸,絕非徒具空名的文人練句、書家弄筆,五十年悲欣交集或悲多於喜的人生困挫,早使其文藝書寫走向早熟,身入世而心出世,手墨故而不再只是書寫,更帶有自度度他的慈善精神、心靈環保的非凡意義。」

2020年,白適銘教授在一篇評論我作品的文章中,如是言說。

許悔之的姬屏風作品
許悔之的姬屏風作品

《墨海行舟》是策展人——師大美術系白適銘教授為我2022年8月在「耘非凡美術館」開幕的展覽所想的題目,墨海行舟,也指涉了一個創作者如我,對航程的想像與規劃,還有行舟時,沿途的經驗和風光。

人人都有詩心,存在於看到美的一刻,那聲驚嘆「啊!」做為一個詩人,詩心自用,而且將之轉譯為美,於我而言,如同挖出一口心井,或者鑿出一道噴泉。

我的作品,材料以墨為主,又不只是墨;「詩人情懷」與「當代意識」是我藝術創作的核心——詩意,思想,努力去到別人還沒有去過的地方——那心識之大海,有時候波濤洶湧,有時候彩霞如練;創作正是坐觀心識與世界之幻化,並且剪裁彩霞或星河如布。

許悔之「輪之書」四曲屏風
許悔之「輪之書」四曲屏風

般若與美,是我人生航行的憑藉;墨海行舟,但願自己能夠,心如大海。

從文字出發

──詩人許悔之的藝術追索

各家論許悔之的藝術創作

●白適銘(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長)

「對集詩人、出版者、抄經人、書藝家等身分多重的許悔之來說,創作不只是一項單一職性的顯示,更是其穿越各種文藝形式、技術框架等壁壘,在經由不斷回溯、轉進與異質對話的過程中,營建生命同源、有情同根的一種心靈復甦事業。」

2023年3月,在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K 。(盧樂道攝影)
2023年3月,在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K 。(盧樂道攝影)

「字句點劃、墨瀋淋漓之間,或抒情、或記事、或懷友、或讀史、或書句,自照亦復照人,最終成為自度度他、離苦得樂的經懺良藥。而這部近年來不斷集結成形的手墨集錦經懺,反映許悔之兼具詩、書、畫、印、裱『五絕合一』的夢中繁華,花開終須花謝,見花不見花則無苦寂滅道。」

●悟觀法師(華梵大學董事長)

「許悔之的手墨,因個人自然之本性,即身是在道中,使自身之創作,無一而非隨緣,之應運而生,作品染上一層層禪風原貌的美質,堪為『法供養』之道器、法器,宛若佛典的代言人,我常思惟,此、猶如『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是個有若當職受職的人間菩薩,法將。」

2022年9月開始展出至2023年11月,許悔之「輪之書」四曲屏風,在「香港藝術館」,策展人:劉小康。
2022年9月開始展出至2023年11月,許悔之「輪之書」四曲屏風,在「香港藝術館」,策展人:劉小康。

「許悔之是有故事的人,說著自己的同時,其實在描繪人心碎片空白的頁面,那一種安頓感的渴望、尋解。他書寫經文墨痕的生之旅,是開創自己的路,也可言及『開拓慧命』,更可直接說是祈禱『轉識成智』之旅。」
~2018.5.1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禪意 墨痕 聽心音」

●鄭家鐘(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悔之在定位上,很難說是書法家或畫家,或詩人而已,他是一個身與心用視覺呈現的建構者。」

「悔之走自己的路,既非畫家必須捨畫的框架,又非書法習者,亦要脫其定勢。」

「悔之繁華在心,游龍古今,對唱禪佛,品字的究極之美,悔之首創!」

2022年4月《花不沾身,飛來一片石:許悔之個展》,在尊彩藝術中心。(盧樂道攝影)
2022年4月《花不沾身,飛來一片石:許悔之個展》,在尊彩藝術中心。(盧樂道攝影)

「從許悔之的字,我體會到中文字是生命的居所。
他的字中有靈、字串成句,句如風景,景若圖畫,墨如塊壘,墨行如雲,讓我體會到原來關於書寫這個日常,生命力遠遠超過我的經驗值。」

●張元茜(亞洲文化協會台灣基金會執行長)

「看悔之的手墨,映入眼簾的竟然不是書法,而是丹心。」

「不論是筆墨韻味,渲染,或是滴漏、拓印等『自動技法』都以輕鬆自在的感覺展現,儘量做到不勉強、不預設、不破壞,不必死而後生的方法,三絕因之有了『三忘』的境界——看到詩忘其書,看其書忘其畫,看其畫忘其詩。三者俱忘,則見觀音。」

●黃惠美(大尺建築設計 總監)

「悔之用不按牌理出牌的空間佈局及結構,章法隨意的落款及用印,不掩拙趣仍待精煉的技巧,卻真誠大力地傳送觀者以一種能量,引領我們和他一起飛翔穿越生命的困境。」

北美館展出,2020年8月,許悔之《字,療。》一項書寫行動計畫。 (陳見州攝影)
北美館展出,2020年8月,許悔之《字,療。》一項書寫行動計畫。 (陳見州攝影)

「用筆墨抄經寫詩對悔之而言,是他的生活筆記,記錄了依戀,也記錄了恐懼;記錄了時序,也記錄了自己想要逃脫或耕耘的現實。是那麼自自然然的事,從來也沒有特立藝術之名,純粹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美感意識的一部分。」
~2018.3.21聯合報(聯合副刊)

●張禮豪(藝評家/策展人)

「許悔之的書藝探索始於抄經,上溯唐人寫經傳統,縱非師從一家一派,其手書卻真誠地傳達了他對自我的內省,由此讓眾人感染到其堅毅的生命關照,加上近來尤喜在他多色繽紛的自染箋上書寫短詩佳句,都增添了不少動人情趣。」
~2018.7.20經濟日報~「新文人書法 字間見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