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薈〉文藝人文精神

2014─2015連獲國際美展23項第一名,馬英九總統召見合影。
2014─2015連獲國際美展23項第一名,馬英九總統召見合影。

圖文/廖俊穆

簡介

廖俊穆先生(現齡85歲),政大行政管理研究班、政大行政主管研究班結業、美國文學榮譽博士。特考、高考合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參事退休。歷年苦心孤詣、日切月磋各文類寫作、國畫寫生創作,曾獲國內外文化、文學、詩學、藝術國畫、書法、唯一獲獎紀錄52項大獎第一名。論文:曾獲1974教育部論文第一名,獲聘「文學創作獎 評審委員」。1999獲「世界文化名人成就獎」,並特聘「世界文化名人辭海 顧問編委」。2014送審七十餘長篇論文,榮獲「國際優秀論文金獎A1」,此係得獎作品之一。

1995李登輝總統頒發詩學獎章與作者合影。
1995李登輝總統頒發詩學獎章與作者合影。

〈前言〉

文藝所關心的特殊作用,不僅是思想文化的創造、傳播與運用,更重要的是對人文精神、人文關懷和「藝術社會效果」的價值意義建構和闡揚。從台灣文藝思想發展歷史過程觀察,這十幾年來文藝思潮逐漸對社會本體與現象,提出無功利性的價值取向,以感性和思想兩個流向來詮釋社會面影。直言之,即以人文思想主義在文壇思潮的更迭維度上,轉向尋求多元展開自由審美創作的實現。

1982謝東閔副總統蒞臨省美館廖俊穆個展剪綵合影。
1982謝東閔副總統蒞臨省美館廖俊穆個展剪綵合影。

當前文藝面影

審美是一種先驗的心理能力(判斷力),它包含:強調觀念、意識、精神及延伸至心理系統價值觀的心態文化與文化心理,成為溝通人類與文藝主體認識及思路的中介。文藝在後工業社會造就電腦網路資訊構成社會巨大覆蓋面和普遍性的今天,使社會生產體制更多關注網路放送層面的問題,「文藝熱」、「美學熱」也從民國八十年代以後逐漸降溫。文藝的廣義心智審美精神,也步隨文藝興趣的樂觀信念傾斜趨向遂漸消融。

文藝,不要扭過臉去,也不要成為空間機械的陪伴,或替代時間鍵盤上的「手」。文藝也要認識面向社會大眾日常生活價值和普遍意義的科技傳送資源,從而洞察重新確立一種與社會讀者、觀察共時性的視界接近,在文藝肯定科學的價值基礎上,用相應融諧視覺喚起社會文藝性靈。這是現階段文藝實踐探索發展的焦距課題。

人文體驗取向

德國新人文主義在十八、九世紀透過文藝精神,以體驗自然與人類生命價值,成為人文思想最高表現的國家。二十世紀西方人文主義思想也將科學、哲學、宗教思想分別有一結合。我國科學、哲學、宗教可謂未嘗對立,復含相容俱存發展,這是人文思想在寬容的環境中的體現。「人文」可以說是人類社會所有文化現象的總和,但並非所有文化現象均屬人文價值意識,從學術角度來看,只有那些人性、人道、良心、良知直接表現於個體或社會人群的文化生活的價值精神,才屬於人文精神的範疇,也才是文化精神的主要內質。

因為人文精神是屬於一種自由意識、批判意識的思維。所以在時空變遷中,每個時代必然醞釀和發展出屬於本時代的人文精神,包含代代相傳的人類共同價值取向和現代特有追求的觀念內涵。若單獨以歷史的人文標準來衡量現實,人文會被認為「失落」,而看不見文化自覺陶鑄人文事實。以當前學術論述對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認識探討,明顯認為存在着落差。所以文藝創作應體現那些反映人類共同鑄就的價值意識,從文化內涵、學術內涵、人性內涵、審美內涵等人文特質作綜合性體認,我想也不妨跨越一些時代人性的界限,從「社會良知」、「人生心境」的層面上進行「理性概括」,與時代生活實踐做綜觀的「理性反思」,從人文廣角視界去體驗取向。

人類文化,可有各種不同的價值存在,人類的精神態度,亦可有各不同的價值,因而人類自然具有不同的價值意識。包含上述多種人文內涵,也不能否認必然存在着不少消極的內質。但是許多思想只能通過深入體味,思考和良知的實踐才能被理解和傳達。所以文藝體驗人文精神,先要栽植一顆理性自覺的心,對於可供借鑒的精神價值、精神意義,在文本、藝術、影劇「理性描述」創構中,突出社會各類人生景象,正向反映時代人文精華。

文藝的腹鏡作用

良知、人性,是直接判斷和直接肯定一切事物經驗的價值。在不同時空的價值意識,人可有所偏、有所蔽,但只要依循良知、人性平心反躬加以衡量,就能自己先得知是與非、善與惡、俗與雅,而獲補行為活動之所偏,彰其所蔽。並在自我「心理能力」的驅使下,使價值意識不斷生長擴大。

文藝如同深入伸向社會環境中的「腹鏡」,以良知、人性為基質的腦力勞動作用,去關心體悟主體與客體、自我與他人、心理與文化、對象與情境、群體與背景等相互作用、交流對話、關切診察、理解辯證與現實社會緊密相連,共同實踐塑造人文精神。所以文藝思想變成物化的作品時,作者思想歷程便從獨白轉向讀者、觀眾,從而開啟一面影響社會觀念和意識反映的門扉,文藝工作者承載的社會責任,亦隨之延伸開來成為永繫的臍帶文責。

國際名導詹姆斯、卡梅倫(James Cameron)在榮獲奧斯卡大獎時曾說:「要讓觀眾內心感動,我必須自己先感動」。我認為文藝固可放飛心靈,內心自由追求審美想像,但文藝的內部規律和人文價值內涵卻不能遠拋雲霄。因此在反覆推敲創造過程,對相反的可能性更需進行不斷斟酌,並做出能夠說服自己的抉擇。這是文藝精神的「腹鏡」,也要反向深入文藝工作者內心作用的規律。

守望人文火種

人文精神是文藝的火種,它以藝術審美的感染力肩起黑暗和閘門,折射社會精神文明生活氣質,成為可以用科學理智分析活動的態度量表(Attitude Scale)評價,也可以成為哲學邏輯的分析,及宗教道義的闡場,是以人文價值是不能傾動的灼耀心靈的理則。從「文藝心理」的建構角度而言,自由意志、社會責任和藝術追求是文藝創造的指數。從文藝的「社會效果」而言,「才情」與「修能」是內在理路的內美能動。

文藝所關心的特殊作用,不僅是思想文化的創造、傳播與運用,更重要的是對人文精神、人文關懷和「藝術社會效果」的價值意義建構和闡揚。

現代詩情感與意象張力

文/廖俊穆

〈前言〉

語言「陌生化」是內涵外延的智性情感,詩情不受到抑制,詩性方能翻新。深刻呈現眼中意象心靈化,心靈之象視覺化,延伸詩境內涵,中西寫作心靈向標並無二致。

概括與情感

新詩的描寫對象都有一種普遍性與概括性,概括性較具有書寫的廣度。但是概括與普遍性本身有一種排他性,這是它的優點,但也隱含缺失。因為概括性若成通行符號趨向穩定,也會形成概念化,意象也容易老化,感受、抒情就得不到表現。概括性並不是「非個人化」,如果詩都「非個人化」,那豈不是都變成哲學?「抒情」書寫也有極限,因詩篇有限度文字容納,其表現在於不能充分刻畫生活埸景與人物,寫太具體影響情感抒發,放得太空疏會分泛情感。情感抒發要有獨特性,情感不特殊,容易流向概念化和公式化。獨特情感就是在邏輯上顯示特異性的內質,如同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的「非關理」,也是形式主義者所謂的語言「陌生化」效果。因時空、物理心理的錯位,描述才顯現特異「陌生」與超越物理、生理「非關理」的激活力能。

是以,在融入情感寫作的同時,還須精緻錘煉,更新意象表達。在感情需要凝聚時,就舉一反三立意;在感情需擴展時,就轉向四面八方像作畫下筆深化審美。「陌生化」是內涵外延的智性情感,詩情不受抑制,詩性方能翻新,不致造成重複單調。彌爾頓、拜倫、雪萊、歌德、普希金等全集,敘事詩分量太超過抒情詩,敘事成分若太多,則易被隱性地敘事化。這些傳世經典名著,在通過藝術感覺抒情布憶的字裡行間,掣動着內部感情的傳染力,所以讀來仍能感人深切。反之,撰述情節若作為描摹的必要條件,情節的個別性和抒情的概括性則未盡相融,敘事性遞增造成抒情性遞減。抒情和敘事混淆,也會導致抒情失去語言的活性。因之,概括化與個性化的對立統一,就成為重要審視的關鍵。

意象的張力

意象語言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意象是詩者情感和客觀之間的一種假定性契合,從客觀性對象而言,是一種發掘、發現:從主觀情感而言,是一種體驗、頓悟,從意象符號的創作來說:是一種不斷更新的心理變異。從主導意象作用而言,是主體的思維或隱或現地帶上「我」的色彩,在不同時代體認不同的生活中,創造時代意象的特徵。它的變異表現有兩種極端:一是高度凝聚在微觀焦點,從細部映出開闊場景。另一是高度擴展,萬取一收。易言之,寫作觀察對象是無限的,但表現在詩裡卻是有限,把焦點高度凝聚投射在整體細微部分突出,以想像激活高度擴展超越散文的聯想,從詩質中選擇萬分之一的說法,使讀者獲得更大的還原力,和調動讀者啟動想像空間,在迴旋中擴增意象的張力。

意象符號擴展的方式也有多種,茲略舉一、二、聊述梗概如次:一、圖案式的擴展:擷取日常微觀凝聚的形象、精緻的形象,轉化為流動的圖案,表現盡可能多的生活景象。二、高度凝聚與高度擴展的組合:搜羅零亂的感覺,和錯落的意象,組織在統一的情緒裡,並從不同的側面,反覆同一事件的強化作用,從核心意象凝聚構思。此一寫法,諾貝爾文學獎智利聶魯達(Pablo Neruda)的「亞爾美利亞」即採此寫法。三、想像與奔放的飛越:感覺、直覺在激情的衝擊下發生的變異,就是想像。也是雪萊(Percy Byssho Sholly)所說的:「詩所觸及的一切變形」。想像和激情作為詩的生命,中西詩人皆然。浪漫主義強調的「強烈感情的自然流瀉」,是從想像抒發、思想抒發,使想像追求激情奔放飛越。四、溫婉與恬淡的寧靜:摒除奔放的情感,反向於平淡白描,刻畫微妙的寧靜心緒,體現毫無精神負擔的自然、自由、自在的和諧情景,亦能成為留世名作。古典詩中陶淵明的「飲酒」、孟皓然的「過故人莊」等,皆是耐人尋味範例。五、意象疊加併置視域:截取內在可感的種種印象,不加評論地併置於一處,由自身感覺的映射的再感知,進入疊列智性與情感溶匯在一起,叩顯開隱於心象,馳動產生內在與外界相互映射的意象視野。

意象併列與抒情

美國文學史家馬庫斯(Marcus Cunliffe)在他的《美國文學史》中談到,二十世紀現代文學中的「意象派」詩歌,是在中國古典詩詞的啟發下開始實驗。艾略特(T.S .Eliot) 指稱,意象派重要名詩人艾茲拉‧龐德(Ezra Pound)是「應用我們傳統詩的發明者」。許多研究學者亦指出,龐德的意象詩名篇,大多是他對於我們古典詩的創造性的「翻譯」。龐德所寫的「河山商人的妻子」、「題扇詩:給她的帝王」就是分別根據,李白的「長干行」、班婕妤的「怨歌行」翻譯改作,他的「仿屈原」、「劉徹」等作更遑論其出處。以意象疊加手法,主要在尋求「立象以盡意」、「象外生象」、「言外傳情」主客觀的綜合統一,深刻呈現眼中之象的心靈化,心靈之象視覺化的印象,實現詩的審美傳達,中西寫作心靈並無二致。

抒情詩的現象層表現形態,具有片斷性不求全的特點,最能負載強烈的物情、物性、物態構築畫面,以隱藏的深刻哲理和「蒙太奇」的方式,選取細節或形象片斷的分切與對比、選擇與組合,使它產生濃郁的詩情詩趣。在這寬泛的意義上,全詩的情感產生不只是單獨的詩句,更主要的是在詩句與詩句的組合,使情感化為具體可感的形態。如意象派以「感性意象組成人類情緒方式」;或如象徵派尋找一個「客觀對應物」,運用可看可聽可聞可摸的物象暗喻內心複雜情愫世界,把自己的心情印到那片風景上去。於是,具象化的物情、物性、物態就成為抒情詩作傳達抽象美感的載體。有些經典名作如普希金(Alexandr Sergeyvich Pushkin)的「致恰達耶夫」,即以直接抒情和強烈的感情動人。他並追求情理文融的敘事傾向,使詩的思想容量放大而成就其文學卓著美譽。

行筆於此,我想以法國作家梅里(Prosper Merimee)有一句名言做為結語,他說:「普希金寫的詩都很普遍的事情,但他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個別與特殊的一種緊密的結合」。此話說明詩作的個人筆性、風貌與腦力勞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