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薈〉藝術體驗與開拓取向

文、圖∕廖俊穆

就水墨藝術實體思維而言,水墨畫並非都是寫意畫,意筆形式也不等於寫意精神。換句話說,寫生工繪創作形式,也不等於工筆畫,這要看客觀物象的形態,意筆水墨畫亦可區分為寫實、寫意和抽象。意筆水墨的基本創作態度,有的嚴格尊重形式基礎追求藝術的提升,以寫生作為觀察體會後轉化為指標。有的則以審度物象而捨形取神,以傳統文人畫寫意的思維為取向。

這兩種水墨體系在自然昇華為創作時,往往呈現很大的差異:前者是對自然粹練概括元素,後者是大膽的捨形取意。兩個體系的直覺差異是涉及創作系統和技法系統,也反射出中西美學思維的融貫或獨立思考理念的差別。寫生寫實粹練創作的水墨形式,以詩化的象徵繪畫語境,融入光影透視,解剖造型,充分表現物象輪廓結構的力度。但筆趣意旨存在較有限度。而傳統審度物象精神的寫意形式,將意筆推進寫實情境時,意象量感和空間結構均靠筆墨的表現,筆趣盎然,但景物造型質感的粹取則易淡化。這兩種體系的相剋性在於:當切近現實主義的範疇時,寫意精神往往降為筆墨技法:當切近寫意旨趣時,現實主義又遭到貶為技能。這個不相容的違悖之論,使我幻想試驗朝向融匯寫生、寫實、寫意兼容並治的繪畫形式:一方面想要保持物象造型精確結構的感染力。另一方面想萃取意筆旨趣與內涵意境,使兩者調融在一個藝術層上進行。

四十多年前,我常常陷於前面所述這兩難困境之中,曾經有一次與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 江兆申先生(茮老)兩人晤談時,說到我所採取融合這種繪畫體系創作的方向時,茮老他的看法認為:「水墨畫要採寫意就完全寫意,要用工筆就走工筆,工寫兼治很難成功」。「你已經那麼多年在這方面創變,也不必放棄改向了」。當時聽他這麼說,我有點洩氣。茮老他走了,但內心到現在還是很感謝他,因為他這句話,讓我認真思考過,也使我更執意冒險延續當年探索的變法。我執意不放棄創作形態變化的原因:一旦丟棄無異先前的幾十年白費力氣。若退回固守原先傳統寫意觀念,則難於掙脫陳陳相因模式,像一些畫家一樣隱藏著傾向的形影,絕難自創面目。所以我仍埋首繼續跨度形式的創作探索,力於追求水墨藝術寫生現代精神。

1985年底,我第三次個展應邀在省立台灣美術館(現國立台灣美術館的前身)個展時,江副院長兆申寫了一封信寄到展覽會館轉給我,信中他說:「近作展示,覺舊業孟晉駿發,尤以野柳海舺之作,風濤水石,如幻如真,至為佩服」。意外的是江副院長他信中最後那四個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 秦孝儀撰文長篇於報端嘉許:「廖俊穆先生汲古潤今,田野寫生,晨昏不息之繪事,均獲藝林之雋賞重譽,能溶詩趣墨法於繪畫之中。故山水花烏人物魚蟲,俱饒高格逸韻」。當時我直接連想到的是:下一步怎麼走?追尋創作的軌跡指標何在?如何在當前的規律上深入潛研?調融意境、情境、詩境、拓展畫境空間?種種理念、新的期待及想要開拓內核性問題叢集而來,使我頓時陷入沉思。寫意精神、新寫實主意的內涵、寫生筆法大跨越的結合實踐,也就成為我四十多年來邁進新階段的指向,我創作的觸角也一步步伸向另一片遼闊待墾的荊原棘地,以下幾點是我歸納當時自己所訂要體驗創作的羅盤向標:

一、開拓總體創作觀念,從客觀意識感受認知,發揮主觀因素的能動性,透過主觀空間反映客觀空間展示,表述心靈巨大的起伏和律動。並連結文學思維、畫藝詩情、翰墨筆趣的經驗做全貌性思考融契展現。

二、落實運用寫生、寫實、寫意的綜合體系,發揮現代水墨精神及圖像質感與張力。

三、採取水墨的分離機制與渲敷技法,表現結構的轉折和肌理的疊壓立體性光曜效果。

四、注入文學哲思相關的構思,將腦中積聚的思維契合貫穿在作品的細胞中,使其產生「藝術注血」作用。

五、理性驗證創作思維,以自主化本質寫生山海人物,動植花鳥,草蟲魚介,各科形象造型、題材內涵、六者並治,獨樹自性風格規律。

廖俊穆在實踐上列自己調整的創作法則之前,1974已獲教育部「專題論文」第一名,1977「行政院中央公教美展」書法、國畫第一名,並獲聘兩項評審委員。「教育部全國美展」國畫書法評審委員,日本國際書道檢定「九段」合格,「日本文部大臣賞」第一名。秉志實踐上列五項遠程創作規律後,1988獲「日本亞細亞國際美展 國際賞」,並獲聘「日本國際文化交流 評審委員」。1993教育部長 郭為藩特聘「文藝創作獎」評審委員。「文復會特聘 文化傳播研究委員、審查委員」。1995-年間連獲五項大獎:台灣首屆「詩學獎章(傳統詩)」。第一屆中國當代藝術名家作品系列大展「金鼎獎」第一名,當時兩岸尚未文化交流,逐創台灣首獲大陸藝術最高獎項,渥蒙 李登輝總統特准休假到北京領獎,當時各報均有大篇報導。同年年底獲十八屆「吳三連獎 藝術獎」。「日本世界詩人大會」中獲頒「現代詩 詩運賞」,於會中獲美國授予「榮譽文學博士」。中、日、英文報均有大篇幅報導。

1998廖俊穆為專心鎔鑄文化文學藝術深度,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總核稿參事」提前五年退休。退休後文化、文學、論文、詩學、國畫、書法、寫作創作,逐成為苦心孤詣、日切月磋不懈要務。舉辦書畫個展二十七次,應邀國際聯展有:中、美、英、日、新、西、韓、俄、義、香港、上海、北京…等,美術館、國家畫廊、聯展難計其次。為闡揚社會藝術風氣,創立「臺灣當代水墨畫家雅集」承擔會長,邀請藝術風格不同三十多位藝術系教授,於「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舉辦聯展兩次,並編印精裝兩本畫集,致贈觀眾,因甚勞累又所費不貲停辦。

1999獲「世界文化名人成就獎」,「世界文化名人辭海」特聘「顧問編委」。2000獲上海「中日書畫展」最高榮譽「傑出藝術家 第一名」。次為金銀銅獎,2000.12.27(上海文匯報全版刊載四百多位入選名單:臺灣另有29位教授名列入選及佳作。該報最上端僅刊登廖先生詩書畫三件作品)。台灣各大報紙亦均有報。2000「國際文化名人檔案編委會」評鑑為「國際文化藝術名人」。2002「國防部文藝金像獎」國畫書法評審委員。2003環球國際藝術「金獎」,2003「亞洲藝術精英 金像獎」,2003現代詩入編「世界詩人選集英文版」,2003第23屆「世界詩人大會 籌備委員兼顧問」。2005「美國奧林匹克藝術展 終身成就獎」,一年連獲三、五項大獎屢見於報端,不勝枚舉。2014榮獲「國際藝術大師終身成就獎A1」,及「國際優秀論文金獎A1」…等等。

就藝術形態學而言,從具象、抽象、物象的分化過程,是創作內容轉換形式的改變演化,其改變原因繁複,政治經濟、宗教科技、文化風俗、自然環境的種種變化均隨時影響其進程,而成為研究美學最容易找到的藝術變遷動因。這種種動因造成的回轉、橫移、側動和偏流的無數現象所構成的藝術歷史長河,才顯現形態演化的自律邏輯。就藝術史演化而言:藝術形態演化的必然性,是存在於豐富樣態的現實偶然性之中,偶然性的風潮退盡,則另由別的藝術形式替代。是以,藝術形態演化過程中,迴轉並非倒退而是以退為進;抽象、物象的演化,亦非同於生物形態學的進化,只是反向思維的過程,像由建構期走入解構期一樣,只是時潮過程的意義。

至於創新系統的各種藝術主義,如由西方一波波紛至沓來,有的已走進歷史盡頭,有的方興未艾的:達達、超現實、超寫實、後現代等等主義,那是藝術家創作興趣的傾向。理論可以剖析藝術在歷史局限中蠡測未來,卻無力做藝術創作的規定。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他必須有力度的自己做內核體驗,創建開拓性的意義,這是首要的課題。除了上述這些例證外,很多藝術現象,都顯示出藝術形態的混合性和中間性(尤其是西畫);所以就文化意義而言,不論是選擇具象、意象、或抽象,其並非藝術價值的差別,亦無類別價值的差異性。最深層的課題,是如何把藝術創作進入深層探索,使創作發微抉奧生機盎然,蔚然自樹風貌撼人心弦,闡揚社會藝術文化精神,這才是要竭力邁進的藝術工作責任。

註:此篇作者獲「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評審委員會」頒發「國際優秀論文金獎A1」,八十多篇獲獎論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