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薈〉詩是永遠的情人

子青照片。
子青照片。
  • 子青

為什麼想寫新詩?又為何執著地愛上新詩?真的,霎時我也說不出箇中理由。如果勉強要擠出一個答案,我會說:是「緣份」吧!我深信縹緲虛無的緣份,不是迎合時尚說說而已,或硬是搪塞一個無聊的答案應付罷了。因為在我心裏,總覺得世界奇妙的不得了,偶爾甚至經常會出現自己內心想法的事情,竟然不久之後就發生在眼前,這讓我驚奇的不得了!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像電視或報紙所言的特異能力呢!

已經忘了是從哪一年開始,心中就藏著一個很難向他人說起,卻自己很堅定想實現的夢想∣∣當一位作家吧!就像當年選填科系的時候,也沒有想太多就讀了中文系一樣。憑的是一股連自己都無法言喻的勇氣,而且一旦選擇了,也不會再回頭或埋怨。

回想年輕時的好友,對著選擇中文系的我直言:「你完了!」一樣。當時的價值觀是:如果可以讀法商,你又何苦讀文科呢?而且為何不讀外文系,這還有點前途,但我偏偏與眾不同。現在想想,悲喜參半、憂樂相隨,也挺好挺實際的。

為了糊口,服完兵役先謀個教職安身立命。一切從生活中學習,沒想到一晃眼就是卅年。老實講,連自己午夜夢迴時都會被夢驚醒,時間怎麼過得那麼快呀!歲月真的半點不饒人哩!還好這當中我心裏的想望常常騷擾著我。也許,除了教書應該還有其它可以完成的夢想吧?除了成就學生之外,是不是也可以成就自己呢?這樣的聲音一直盤旋於自己的腦海心空。

打從教書的日子開始,上課之餘就動手一筆一畫地寫起了作品,也陸續在報刊雜誌上發表。透過這樣的良性循環,寫作發表,發表寫作,逐漸建立起自己的信心,同時也累積了不少的經驗和作品。自己也效法起大文豪也是大詩人的余光中,詩歌與散文齊發,與識我者分享,同新朋友以詩文結緣。這樣的日子,既忙碌又充實,是辛苦但快樂!在那手寫的時代裡,在思稿、趕稿、定稿的苦苦爬梳中。

學校生活照。
學校生活照。

後來,時代進步了,書寫方式也多樣了!電腦和手機成了寫作的新寵兒。真的方便了許多,隨時隨地靈感有了,就可以立馬記下,且待以後空閒時再做整理。這可謂「後現代的創作模式」哩!

然而,外在書寫方式不管如何的改變,寫作的內在本質自古永存,為事、為情、為人而發想而創作,從未更易,靈動意發就立言以傳世了。

詩與散文我偏好現代詩的寫作。理由我也說不上來,說是受學習古典詩歌的影響,應該是必然有之。但是,捫心自問散文影響我的更是不少。那為何情有獨鍾於詩呢?這要從千禧年說起。公元兩千年,當時承蒙詩藝文出版社發行人賴益成先生的愛護,得讓拙作《站在時間的年輪上》出版面世。當然,要出版一本詩集,在這之前必須已經創作發表累積到一個數量,加上好的機緣的加持,才能夠有自己的作品集結出版。也因為這一本書的關係,獲得了青年詩人獎的榮譽。

此時回想過去,總覺得自己非常幸運,在對的時間裡遇見對的人,更發生了好的事情。一切如此自然,卻又覺得有貴人的協助,方有這一段精彩的生命歷程。而今思之,心中滿是感謝!

首先,我要感謝詩壇上的「二蒂」,綠蒂與落蒂這倆位前輩,可以說在詩路上提攜我最多的人。

落蒂楊顯榮先生曾在《臺灣時報》上寫了一篇有關我的文章,讓子青這個筆名在詩壇上稍有知曉,之後也不斷地在各方面給予協助與鼓勵。綠蒂王吉隆先生在他的協會任內,有幸先後獲得優秀青年詩人獎、詩運獎、詩歌類文藝獎章等獎項,同樣也在各方面給予指教和關照。對於這倆位前輩,我向他們致上個人最高敬意!

談到綠蒂理事長,就不得不想起《秋水》。在發行人綠蒂先生親掌《秋水》之前,大家都知道涂靜怡大姊是它的主編,就我記憶所及,《秋水》詩人群甚是蓬勃。涂大姊用盡心力維護這一個詩園,時常在詩屋舉辦聚會,團結《秋水》詩人。唯近年來身體違和,不得已停刊讓人錯愕和不捨。所幸後來由綠蒂前輩再續《秋水》邀我協助,就是在這樣的機緣下,正式成為《秋水》的一員。

說到高雄《掌門》詩社,首先要感謝前社長鍾順文先生,因為他的緣故我得以加入這一個大家庭。因為我本來就是土生土長的高雄人,長大後北漂到其它地方,繞了一大圈終於回到了「故鄉」,心中其實滿是歡喜。由於在地又是「掌門」人,高雄文學館還特地邀約我當駐館作家,把握了這次的機會,以演講和創作回顧展,為自己的地方盡一份的心力,真的感到高興!近期的《掌門》在新社長蔡清波先生的帶領下日益茁壯,它的發展指日可期!

之所以把《葡萄園》詩社放在最後回憶,因為它對子青最為重要,是謂「好酒沉甕底」。文章前面曾提起發行人賴益成兄,因為他願意為我的第一本詩集出版,所以讓我開始行走於「詩的江湖」;也因為他的推薦,所以我才能有機會獲得青年詩人獎;更由於他的關係,主編台客親自邀請我加入《葡萄園》詩社。一晃眼已經過了二十多年,如今回想起來,還真的如同自己做了一場夢似的!

入社期間,更承蒙文曉村、金筑等前輩詩人的教導與提攜,至今仍然感懷於心。《葡萄園》已在詩壇上屹立超過半個世紀,由衷祝福它再繼續下一個半世紀,好讓後人知道《葡萄園》是一個多麼堅持理念的詩社與詩刊,誠如其社名一樣結實累累,美聲永傳!

另外,應該要一提的是《文史哲出版社》。在自己諸多的詩集和文集中,除了提拔我的《詩藝文出版社》出版的作品之外,《文史哲出版社》發行人彭正雄先生及其千金彭雅雲女士,在我之後出書的工作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詩雨》、《詩想起》、《當風吹起的時候》,以及散文集《湖心印記》相繼出版。沒有他們的鼎力協助,哪有這些作品的問世呢?

參加第32屆世界詩人大會。
參加第32屆世界詩人大會。

既然談起《文史哲出版社》,就不得不說到《華文現代詩》,雖然現在它已經停刊。這本由《文史哲出版社》負責印行的詩刊,我個人覺得它的出現相當奇妙!在眾多詩刊崢嶸的現代,它標榜華文現代詩的創作,頗有傲世不恭的風骨,在一片強調本土與鄉土的聲浪中,硬是執著自己的方向。我彷彿看見建安七子的風範,在現代的羽翼上揮舞著大纛呢!從第一冊到結束我很榮幸有參與的機會,固然已逝,但未必不能永恆!

往事已矣,但來者可追!一時興起有感而發,就像是情人一樣,寤寐思服的不就是一種割捨不斷的情愫。感謝愛護過我的人,更感恩給予批評指教的賢哲們。沒有您們的祝福,何來此時念茲在茲的我呢?感懷各位賢人的提攜,子青在詩路上絕不忘記初衷與叮嚀。猶如自己的詩觀「在不完足的世界裡,以詩鋪陳夢中的理想,並書寫人間百態,典藏生命之美好!」,繼續發揚詩的精神!

子青詩五首

當風吹起的時候

不知何時

起伏的心情被裱褙

在梅雨姍姍而來的天空

阿勃勒無畏車潮熙攘的狂囂

依然提著花燈

燦亮已經有些黯淡的日子

這又哭又笑的季節

容易叫人忘了自己

徒留失神的背影蹀躞

 

窗外雲縷輕颺

載不動那慢活的歲月

欲將心事鋪陳為一首歌

無奈依舊挽留不住逃亡的詩意

節奏不出我們的繾綣

突然翻轉的雲相蘸著幾分的古典

卻容不下彼此眼神邂逅的憂鬱

 

雨趁機偷襲了思緒

窗情濛濛殘留淚痕幾許

如何能夠向這場季節雨告別

是此刻最大的難題

乍雨還晴的天氣

雖然美麗了這一季

當風吹起的時候

可有你的夢飄進我悠悠的心裡

 

見外勞扶老者散步

當我老的連走一步都如此艱難的時候

親愛的,請讓我原地站著就好

因為我已踩不動世界的笑容

 

當我老的連走一步都這樣痛苦的時候

親愛的,請讓我坐著就好

因為風景早已換幕又何須強佔今天的夢境

 

當我老的連一步都無法成為步伐的時候

親愛的,請讓我倚窗躺臥就好

因為這個姿勢最相似陶潛的模樣

 

當我老的像極了石雕的時候

親愛的,請讓我選擇自己喜歡的pose

笑看這一輩子糊塗地活著

 

寂寞漂泊

生活的筆名是孤獨

它的著作是那飲不盡的滄桑

歲月不斷地催化

我們也只好努力地演出配合

不問明天又將如何

但求當下還有幾分自我

 

清風帶不走那濃郁的心情

就讓無住的世界化育所有

霓虹已不管夢的深淺

總是驚醒趕路的人

讓那匆忙的靈魂悠悠

 

突來的及時雨

輕敲窗櫺自言自語

彷彿訴說著自己的身世

又似乎在追憶那早已塵封的往事

悲喜昇華徒留一身空寂

任心飛翔

 

雨後激情

滂沱大雨澆淋了心情

美麗的夢中故事

被拆散成了斷簡殘篇

在淚濕的窗前守住自己的寂寞

是這樣的日子裡最動人的畫面

 

季風再也按捺不住本性

狂襲那已經敗壞的心事

虛偽的耳語緊緊纏索纏晝夜

讓暴雷也無法褪去誘人的天籟

叫翻騰的心緒噴發著銀花火樹

 

夜襲的夢境總是叫人難防

反側輾轉讓迷失的情懷脫序

狼狽的星辰還未梳洗妥當

任憑殘雨在思念的臉龐上輕吟

等待陽光接收雨後頹敗的寂寥

 

與心言別

洗練以後的夜晚

彷彿還存有你的溫柔

在靜靜的黑幕裡

擁抱我微冷的心情

 

凜冽的空氣中

感覺自己的存在

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享受

是否你也有相同的感覺

愛已潑墨成了永恆的記憶

再次為心書寫一封情書

是此刻想你最美的方式

 

猶記昨日才掛上的壁曆

今天卻成了單薄的身影

多餘的感傷且讓它隨風而去

這樣的夜適合淡淡地收拾殘情

也許為了更好的明天

此刻應該勇敢地向你說

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