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存留問題 大陸未說死

旺報【特派員陳君碩╱北京報導】 兩岸關係問題肇始於1949年國共內戰後國民黨政府播遷台灣,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湯紹成近日在北京的一場講座中透露,根據一份國台辦給幹部的內部讀本,1949年國民黨統治集團退踞台灣,是以「退踞」一詞,非「退據」;他認為「退據」是搶過來據守,「退踞」則有暫時盤踞之意。與會大陸學者則認為,這樣的用詞意味著「沒把話說死」,對「中華民國」是否消失,沒有給出明確答案。 北京清華大學台研院近日邀請湯紹成主講「從兩德統一到兩岸關係」,他比較藍、綠、紅三方對「中華民國」的說法:國民黨版本是中華民國在1911年就建立直到現在;民進黨版本則是1992年修憲後,是「沒有長江黃河的中華民國」;大陸則認為「中華民國」在1949年就已經結束。 ROC稱謂 陸內外有別 湯紹成透露,根據國台辦內部發的《台灣問題幹部讀本》,當中提到「1949年國民黨統治集團退踞台灣」,他特別注意到陸方用的是「退踞」而非「退據」。湯紹成認為,「退據」是搶過來據守,「退踞」則有暫時盤踞之意,當中意涵值得推敲。 與會的北京清華大學台研院副院長巫永平認為,「中華民國」有沒有消失,從「退踞」一詞看並沒給出明確答案,「沒有把話說死」;他認為,大陸在兩岸問題上採取「內外有別」,對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但在內部,大陸卻又必須「捍衛中華民國」,因為一旦「中華民國」消失,就意味著台獨。 巫永平坦言,儘管大陸的憲法和官方說法,都稱「中華民國」不存在,但在現實上,要處理好「中華民國」問題是有困難的,對於未來要如何處理「中華民國」問題,目前官方尚未有明確說法;他認為長期以來形成的(「中華民國」不存在)說法,是否修正?如何修正?都涉及中共執政合法性的問題,難度相當大。 清華台研院教授鄭振清指出,有兩種觀點可解讀「中華民國」問題:一是「解體論」,二是「分割論」;解體論又分成兩種:一是「中華民國」完全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這也是大陸憲法的觀點;二是「中華民國」已經解體,並分成兩塊,分別存在於兩岸,但這種理解也造成李登輝的兩國論。 牽涉政府繼承問題 第二種分割論則是國民黨的觀點,認為由於大陸出現中共建政,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從「中華民國」被分割出去,「中華民國」版圖本來就涵蓋大陸與台灣,但是大陸這塊被中共分割出去。 鄭振清強調,這牽涉到「政府繼承」問題,1949年大陸準確說是建立新政府,不是新國家,兩岸關係應以「新政府與舊政府」的關係來理解,才不會變成「國與國」;而在政府繼承上,按理只有「完全繼承」與「完全不繼承」,但像美國雙橡園仍是台灣當局在管,因此兩個政府就出現了「不完全繼承」。 與會大陸學生在提問時,深感兩岸關係的複雜與糾結,鄭振清還開玩笑稱,「心理意志不夠強大,不要研究兩岸關係,不然會精神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