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去濕針灸調氣血 女不再長痘

中醫師許芳綺表示,顏面針灸運用針刺疏通經絡、改善臉部氣血循環。(奇美醫學中心提供)
中醫師許芳綺表示,顏面針灸運用針刺疏通經絡、改善臉部氣血循環。(奇美醫學中心提供)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1名28歲女子自青春期就易長痘痘,近2個月更為加重,且頭面部易出油。中醫診斷為腸胃濕熱泛溢面部肌膚所致的痤瘡,開立科學中藥調理體質,並施以顏面針灸改善臉部氣血循環與代謝,經治療後不僅痘痘消失,連皮膚也變明亮。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許芳綺表示,顏面針灸是運用針刺疏通經絡、改善臉部的氣血循環、調節肌肉張力,施針需了解臉部的解剖構造,根據不同疾病選擇要調整的肌群進行針灸,藉此放鬆或收縮頭面部的肌肉、筋膜達到治療效果。一般民眾對於頭面部的針灸可能會感到恐懼,因此選擇直徑0.12~0.16mm像髮絲一樣細的針灸針來治療,讓病人可以在相對無痛、放鬆的狀態下安心接受治療。

許芳綺指出,顏面針灸的適用範圍相當廣泛,舉凡顏面神經麻痺、濕疹、痤瘡、鼻過敏、乾眼症或眼睛疲勞、耳鳴、淡化疤痕等皆可治療。例如顏面神經麻痺,運用針灸刺激顏面神經,針對無力的肌肉加強收縮,對於過緊繃的肌肉進行放鬆,調節血液循環。有研究指出,越早進行針灸介入治療有助於神經的修復。

許芳綺表示,《黃帝內經》:「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臟腑會通過經絡系統的作用,把氣血源源不絕地輸送到頭面部;除針灸外,往往還需要合併口服中藥來改善體質,達到更佳的療效。

另外,易暈針體質、血糖過低、凝血功能不佳、蟹足腫體質者,不建議接受顏面針灸。且臉部有許多縱向、橫向、斜向等複雜的肌肉,有治療需求的民眾應尋求專科醫師協助,勿亂信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