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短缺通報累計105件 主因配貨不均協調後改善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8日電)COVID-19疫後看中醫民眾增加約4成,衛福部中醫藥司今天表示,4月至今接獲105件中藥短缺通報,主因是配貨不均,導致部分診所出現以藥換藥,除請藥廠增加生產,並協調配貨。

中藥清冠一號對台灣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抗疫貢獻大,帶動民眾看中醫比疫情前增加。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疫情讓民眾對中藥信賴度上升,COVID-19等呼吸道疾病外,包括確診後續腦霧、頭暈、久咳等症狀,不少民眾選擇吃中藥。

如今台灣正在COVID-19第4波流行,詹永兆表示,臨床觀察每個月就醫人數仍持續攀升,因為服用中藥的人太多,造成藥廠來不及生產,中藥出現吃緊情形。

因應缺藥危機,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設置中藥供應資訊平台,今年4月正式上線。中醫藥司簡任技正蔡素玲表示,在中藥製劑部分,目前累計接獲105件通報,至於中藥材6月沒有接獲通報。

蔡素玲說,最缺貨的就是酸棗仁湯,因中藥材成本漲到近3倍,一直在通報名單上;複方製劑以左歸丸、炙甘草湯各通報3次最多,單方製劑則以延胡索、酸棗仁也是各通報3次為高。

中醫藥司科長謝采蓓補充,這105件通報都已處理完畢,主因是藥廠透過不同經銷管道銷售,有時在分配上會不平均,雖然用藥不至於短缺,但診所跟診所間偶有互相換貨情事發生,協助調度後已改善。

謝采蓓進一步說明,疫後看中醫民眾增加約4成,但藥廠製程固定,加上疫情期間部分藥廠額外生產COVID-19相關用藥,都會造成排擠效應,產量趕不上用量,目前已請藥廠針對短缺項目增加生產,另也協調業者提供貨源或請中醫師公會協助調度,會持續注意供需情形。(編輯:李亨山)1120628

看更多相關新聞
鼻噴劑缺藥月餘無解 基層醫怨零庫存
麻醉注射劑型爆出「缺藥」食藥署:估明年2月恢復供應
醫用K他命短缺!食藥署急徵廠商進口 這3類人需要它
盤尼西林庫存緊張 食藥署強調沒缺藥
西藥平台通報253件藥品短缺!含肺癌用藥 食藥署回應

◤解封病毒齊發 防疫品不能少◢
抗菌洗手乳 超值組合99元起
酒精乾洗手 隨身帶著走
激省口罩 台製單個不到5元
熱銷空氣清淨機 萬元有找
衛生紙1+1 箱購超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