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首場「2024 USR共同培力系列活動」虎科大登場 香港學者分享國際案例

(觀傳媒雲林新聞)【記者洪佳伶/雲林報導】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以下稱USR推動中心)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今(26)日共同辦理中部首場「2024 USR共同培力系列活動」,以「USR生態系統的發展與評估」為主題,探討大學實踐社會責任過程中,與在地對象等利害關係人互動所遭遇之問題,透過意見反饋持續完善大學體制,促進永續經營與在地共好。現場同步直播,吸引來自全國100所大專院校,近500位師生蒞校交流或線上參與。
(觀傳媒雲林新聞)【記者洪佳伶/雲林報導】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以下稱USR推動中心)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今(26)日共同辦理中部首場「2024 USR共同培力系列活動」,以「USR生態系統的發展與評估」為主題,探討大學實踐社會責任過程中,與在地對象等利害關係人互動所遭遇之問題,透過意見反饋持續完善大學體制,促進永續經營與在地共好。現場同步直播,吸引來自全國100所大專院校,近500位師生蒞校交流或線上參與。

教育部USR推動中心協同主持人陳竹亭表示,少子化為台灣的高等教育帶來巨大衝擊,面對學校人數不足,大學須思考永續發展的問題;透過USR計畫的推動,連結學校中、長程發展,蒐集利害關係人的意見,並衡量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力,是校務治理需要思考的問題。

陳竹亭指出,大學如果能藉著USR對外行銷自己的特色與專業,整合校內外與利害關係人之各類資源投入的可能,尤其結合當今DGS與企業ESG價值方面,能夠達成互惠互信,可為大學帶來更多資源與利多,共同與企業邁向合作發展。

虎科大校長張信良表示,大學社會責任的推動對人才培育、職場能力,以及身為世界公民的永續責任皆有重大影響。學校的治理不能只看KPI關鍵績效指標、升學率,而是要看學校整體影響力,和對於社會的正面效益。

老師的教學是以社會內涵做教材,學生的學習是以整個社會環境、大地當教室,產出也從利我主義轉變為利他精神。張信良說,校長參與教育與社會治理,角色更為複雜但有意義。教育政策的推動,要思考將在未來二、三十年,持續發揮影響力幫助學生與社會大眾,以推動人才永續培育。

虎尾科大本場活動邀請的專家學者含括來自教育部USR推動中心、香港中文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淡江大學、社團法人台灣社會影響力研究院、社團法人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與財團法人報導者文化基金會等共計13位,透過大學觀察分享、專題演講、案例分享及綜合座談,進行跨校、跨域共學與經驗交流。

上午場次由教育部USR推動中心率先分享歷年來USR報告書,鼓勵各校投入中長程效益評估;專題演講則聚焦於USR計畫的績效框架與資料收集,並邀請香港中文大學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盧永鴻分享國際USR案例,探討大學推動USR之成果與對利害關係人之影響,並以大中華區大學及環太平洋大學協會案例,探討可持續發展指數。

本年度全國共有5所大專校院合辦「2024 USR共同培力活動」,包括已辦理前兩場次的正修科技大學、虎尾科大,後續將由高雄醫學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國立政治大學接續辦理,歡迎各界踴躍參與。

 

▲虎科大推動「2024 USR共同培力系列活動」,活動邀集各領域專家學者進行專題交流與案例分享。(圖/虎科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