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三伏貼日期出爐 冬病夏治改善體質

中醫三伏貼日期出爐 冬病夏治改善體質
中醫三伏貼日期出爐 冬病夏治改善體質
中醫三伏貼日期出爐 冬病夏治改善體質
中醫三伏貼日期出爐 冬病夏治改善體質

時序進入炎熱的夏天,民眾常會購買冰品消暑,但卻加重了過敏性疾病的症狀,再加上近期社區流行的諾羅病毒、腺病毒、腸病毒、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因此最炙熱的夏天是中醫醫療院所為民眾提供三伏貼的熱門季節,可預防冬季舊病復發,也可減緩病症及發作次數,正是所謂的「冬病夏治」。

 

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南北朝已經有將中藥材研磨後塗抹到身體,治療膚疹、頭痛等疾病,有時會再加艾灸溫熱,現在則演變為三伏貼,三伏貼是從傳統灸法所演變而來的一種使用有刺激性的中藥材,貼在人體的穴位上,利用夏天是最熱的三個節氣,此時人體體表微循環是最好的,容易將體表藥物吸收,然後刺激穴位,達到免疫系統、自律神經系統和神經內分泌系統等刺激作用,而達到調節體質的目的。

 

臺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王明仁表示,會先詢問患者的病史、用藥狀況、治療疾病中,也會根據患者的體質,若屬於虛寒比較容易過敏,就會建議來使用三伏貼,會貼在背部跟過敏有關的穴位,透過刺激性的藥材,利用萬用敷貼的方式來調理身體,如果僅貼一、兩次效果不佳,傳統上就是建議要貼到三次,想要多貼也可以,另外臺灣天氣較為炎熱,若不能在三伏日貼,其他天使用三伏貼也是沒問題。

 

長期深受過敏性鼻炎之苦的30多歲范先生也分享,天氣溫差大鼻子都會一直流鼻水,剛離開被窩後鼻子都會腫腫的,除了流鼻水還會塞住,使用三伏貼後就改善了症狀,原本常常流鼻水到現在症狀都有減緩,雖然偶爾還是會發作,自覺貼的次數不多,今年會持續貼。

 

三伏貼在台灣、中國大陸、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皆有使用,從文獻研究對於過敏性疾病,包含過敏性鼻炎、氣喘、過敏性皮膚炎等,都有不錯的效果,而三伏日是指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和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一年之中最炙熱的三天,今年的三伏日為7月11日、7月21日以及8月10日。

看完立秋還想看更多?節氣養生撇步&美食料理秘訣:節氣餐桌 
小暑養生食補這樣吃 鱔魚意麵 補益氣血利濕止癢
大暑養生食補這樣吃 薑汁蘿蔔燒肉蓋飯 消水腫健脾胃
立秋養生食補這樣吃 茯神海鮮豆漿鍋 養心安神舒緩焦慮緊繃